蚌埠工务段蚌埠探伤车间宿州探伤工区副工长李乐告诉记者,铁路钢轨焊缝探伤在每年春季和冬季进行,主要是对无缝线路的钢轨焊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保障列车运行安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发现毫米级伤损,从而得到及时处理。”
2月的东北春寒料峭,寒风刺骨午夜时分,万籁俱寂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工务维修技术中心钢轨探伤队集合出发这些“钢轨医生”的“夜生活”正式开始神器1: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凌晨1时20分,随着调度命令的下达,钢轨探伤工手推超声波探伤仪开始现场作业。
因为有了炽热的爱岗情怀,才有了对于工作的痴情投入。曲珂岩是侯马北工务段临汾探伤一工区班长,2010年3月,他在段招聘考试中以母材探伤成绩以及理论考试总成绩87分的成绩过关斩将考上了探伤一级本,开启了他的探伤职业生涯。
中新网兰州8月13日电 (高莹 王光辉)“把车子倒一下。”听到探伤仪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钢轨探伤作业负责人尚远光让执机的同事把探伤仪往回拉了几步,对着显示屏上波动较大的波形处所进行复核。8月12日午后,甘肃兰州气温在短暂的回落后,再次回升至35摄氏度以上。
据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2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一起γ射线探伤作业违法违规造成辐射事故案件处理情况,经查,该案中涉事单位和人员通过借用资质、许可证、放射源方式承揽项目,并雇用未经培训人员进行操作,最终造成三名工作人员受辐射损伤。
原标题:“钢轨医生”寒夜“探伤”通讯员 欧超科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咱们打起精神,岔心、尖轨等重点处所检查要仔细,不留安全隐患。寒冬霜滑,作业时注意人身安全。”2月7日23时53分,张家界工务段吉首东探伤工区班长党员杨秋提醒8名探伤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24日零时30分,长春西站,北风呼啸、寒意袭人。在封闭网门外,一束束头灯的光亮划破夜空,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钢轨探伤队长春西探伤班班长霍云龙和工友们正在认真地清点工(机)具及备品,为即将开始的钢轨探伤作业紧张准备着。
“把车子倒一下。”听到探伤仪发出“嘀嘀嘀”报警声,作业负责人尚远光让俞立平把探伤仪往回拉了几步,对着显示屏上波动较大的波形处所进行复核。8月12日午后,“秋老虎”开始发威,甘肃兰州气温在短暂的回落后,再次回升至35摄氏度以上。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21日电(王逸飞 鲍梦妮 严钰琳)“探头移动速度小于50mm/s,角度3°至5°,力度控制在2-5N之间……”1月21日,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检修车间,探伤工陆佳明半蹲在地,左手握着探头反复移动,右手放在探伤仪上准备时刻调节灵敏
原标题:青海湖畔的“钢轨探长”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马正俊 吴道洁“滴滴,滴滴滴……”1月23日16时许,西宁工务段探伤车间哈尔盖探伤工区的6名职工在班长杨卫红的带领下,推着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对青藏线K115-K118区段的钢轨进行“体检”,为春运列车安全运行“探
华商报 “住院两个多月了,我双手受伤,右手在持续腐烂、萎缩,医生说我的手指不排除截肢风险。希望大家知道辐射源的危害,远离辐射源,避免受到伤害。”7月26日,仍住院治疗的贵州小伙小陈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希望自己早日康复,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辐射源的管理,避免更多普通人受害。
贵州小伙小陈,年仅 24 岁,本是为生活努力打拼的年纪,却因一次工作中的意外,遭遇了可能改变一生的灾难。 今年 4 月 21 日,小陈来到山东高密县的一家外包公司,从事金属探伤工作。然而,仅仅工作 6 天后,一场噩梦降临。
今年4月,来自贵州毕节的24岁小伙小陈到山东高密务工,从事金属探伤工作。入职第6天,在户外工作期间,由于沙粒卡住检测仪器,他维修时误触了辐射源。几天后,他的右手开始红肿,并伴有火辣辣的疼痛感。5月,小陈在苏州一家医院确诊遭受核辐射。
前言近日,一则关于一名年轻小伙因违规操作接触到裸露的放射源,导致右手受伤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引起了热议。据了解,这名叫陈某的小伙来自贵州,目前在山东高密一家外包公司工作,主要从事金属探伤工作。而此次事件中,他误触放射源,导致右手两根手指受伤,甚至面临截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