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汉族干部懂藏语、藏族群众懂汉语都是有利于沟通的一件好事情。它是汉族与藏族群众之间的交流媒介、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昌都市左贡县建立藏汉“双语”学习培训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方式新颖、独特且效果神奇,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值得我区其他地市学习。
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艾米丽·谢勒、阎蔚):他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去美国或者欧洲。当问及他什么时候会踏上赴欧美之路时,他说:“等我22岁的时候。”他还想成为一位化学家。这是14岁的多吉桑的梦,小伙子羞怯而又简洁地讲述着他的梦想。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何滨):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在地球村时代,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加密切,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多语言教育。现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们在学校里同时学习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汉语,甚至英语等外国语,也是因应了这一趋势。
藏族学生:语文课堂兴趣浓3月5日,在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专心地听汉语文课。近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迎来了新的学期,全校1000多名学生以全新的面貌开始新学期生活。
原标题:记者手记:一所藏区学校的双语教学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吕多·埃雷特、何滨):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70%的人口是藏族。这里,双语教育是必须的:在学校,孩子们既学习他们的母语——藏语,也学习汉语。
中新社兰州6月2日电 题:甘南藏族女孩欧保玛有个“主持梦”中新社记者 丁思 高莹“我想当一名主持人。”谈及梦想,14岁的欧保玛脸上写满了认真,“很多人对我的家乡不了解,我要努力学习汉语、藏语、英语,用多语言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家乡。”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1、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高原反应的!酥油茶对高原反应有神奇作用!不过酥油茶的味道有的人可能接受不了,可能会比较腥。2、藏族人是听懂的汉语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除了一些边远地区年纪大的不太听得懂。3、在西藏大部分地区都是有手机信号的,完全不用担心信号不好。
“姓名:洛桑他青,开封地区卫生学校医师八班学生,来自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不懂汉语。若该生外出迷路,敬请社会各界革命群众将他送到学校,为盼。”穿越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一张珍藏箱底的发黄字条,从尘封已久的档案里浮现。
□本报记者 赵振杰 代娟拉萨河畔,米拉山口。每天朝霞初升时,在海拔4600米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中心校,49岁的汉族教师宋玉刚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陪着6个年级、210多名牧区藏族孩子,从教学到教务,事无巨细;从青丝到白发,琐碎繁杂的日子,宋玉刚已经循环了27年。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炒作所谓“西藏人权”议题,他们声称“藏族文化、民俗得不到保护”“民众缺乏宗教信仰自由”等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拉脱维亚籍特约观察员安泽走进西藏,亲眼见证西藏的发展...#01 宗教活动是否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