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重拾攻击机在上个世纪60年代,苏联的强击机在中东战争中展现出非常强大的火力输出能力,这让当时的苏联意识到这种对地攻击机机种的重要性,因此当时的苏联当局要求本国的三个设计机构苏霍伊设计局、伊留申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分别拿出各自的方案进行招标,当时苏霍伊设计局拿出了T8原型机方案
在1992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伊尔-102首次公开亮相,奇特的外形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出席航展的时任俄罗斯副总统鲁茨科伊曾是一名正儿八经的武装直升机飞行员,鲁茨科伊对现场的这架伊尔-102十分的感兴趣,并与时任伊留申设计局的总师进行了交流,看得出来副总统对这架攻击机兴趣甚是浓厚,只可惜鲁茨科伊对这事说了不算。
伊尔-2攻击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研制装备的一型对地攻击机。单引擎、双座、引擎和乘员合计重量不得大于 700 公斤、还规定必须装有 4 至 7 毫米厚的镍钼合金钢装甲板,机翼为全金属,而机身则是金属和木制混合,机身后部为木制。
伊留申IL-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种苏联对地攻击机,生产量很大,连同它的后续机型伊尔-10一起,一共生产了42330架,该型机是航空史上单产量第二大的军用飞机。发动机:1×Mikulin AM-38F 液冷机械增压 V型12缸,每个1,285 千瓦。
据统计在战争期间伊尔-2各种改型总共生产了超过3.6万架,战损超过1万架,占到了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在战争初期伊尔-2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不仅是由于部分飞行员的技术不过关,经验不足,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德军优势明显,尤其是制空权被德军牢牢掌握,以至于伊尔-2损失惨重。
在苏联,出于直接空中支援的必要性,R-5多功能双翼机开始崭露头角,在整个30年代,它都活跃于战场上空,并且稍加改动,R-5就可以变身成为侦察机,轰炸机,甚至是攻击机,不夸张的说,有时连飞行员也搞不清“我是谁,我在哪,我该干点啥?”
前言:长期以来,中国空军装备建设和战术体系主要学习苏联空军,歼5、歼6、歼7、歼8等战斗机全都是为国土防空为主而设计的,长期存在攻击不足的问,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的近距空中支援非常出色,给中国陆军留下深刻印象,但中国空军建立阶段只能从苏联引进装备,当时苏联空军认为强击机已经
二战期间,苏联曾经装备一款相当优秀的对地攻击机,主要用于低空对地支援。单发双座下单翼布局,采用后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战时高达3.6万架产量占同期苏联飞机总产量三分之一,同时也损失1万多架可见战争的惨烈以及该机战场有多抢手。
苏联的米格-21和苏-9战斗机,那时的米高扬一直压着苏霍伊,与米格-21巨大的产量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相比苏-9系列就黯然失色了很多。当时苏霍伊设计的战斗机主要装备国土防空军,所以很少出口,米高扬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