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山东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之后,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项目近日在浙江海盐县投运。该项目于今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共分为三个建设阶段:第一阶段建设海盐县城区3个生活小区和海盐县老年公寓热力管网,第二阶段加快建设海盐县主城区向西和向北相关区块的输送管线及配套换热站,第三阶段规划建设主城区以外拓展至秦山街道和澉浦镇相应配套热力管网和换热站。
寒潮来袭,一夜之间,风雨雪齐上阵,浙江开启“速冻”模式,一下子把人们从深秋带到初冬。而在温度早已跌至零下的地区,人们在暖气的“庇佑”下似乎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低温,穿着短袖吃冰棍儿的反季节场景更是让不少南方人大呼羡慕。
入冬了,天冷了,北方陆续启动集中供暖,那个调侃南方人的段子又来了——保暖基本靠抖。不过,在南方,集中供暖并非遥不可及。11月26日,在南方首个核能集中供暖的城市嘉兴海盐,经过近半个月的调试和试运行,秦山核电核能供热系统正式开始向广大用户输送热能。
今日雪花飘落,一个老问题又被很多人提起:杭州怎么还没集中供暖? 说到集中供暖的话题,想必大家对“秦岭-淮河”一线并不陌生,这条线在中学地理教材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划分了地理上的南北两方,而且还是一条“供暖线”。
入冬了,天冷了,北方陆续启动集中供暖,那个调侃南方人的段子又来了——保暖基本靠抖。不过,在南方,集中供暖并非遥不可及。11月26日,在南方首个核能集中供暖的城市嘉兴海盐,经过近半个月的调试和试运行,秦山核电核能供热系统正式开始向广大用户输送热能。
近日,受寒潮影响,浙江多地气温大幅下跌。对于居住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养老服务中心内的老人们来说,这个冬天却特别温暖。因为就在前不久,养老中心正式开启了核能供暖,成为浙江全省首家实现冬季集中供暖的养老机构。
烧煤取暖是中国百姓常用的取暖方式,但近年来煤炭价格波动幅度大,给民众造成了不小的消费负担,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废气产物,对环境不好的同时,还造成过多起安全事故,如今随着科技发展,中国有2大城市已经实现了核能供暖,它们就是山东海阳和浙江海盐,人们不用烧煤,冬天也能暖洋洋不怕冷了,这一场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冬季冬暖局面,带领人们一举跨入核能供暖时代,核能供暖,以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暖方式,它是解决城市能源供应,减轻运输压力和消除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新途径。
近期,位于浙江海盐的中大朗颐(海盐)养老服务中心(原海盐县老年公寓)迎来核能集中供暖。海盐是我国南方地区首个实现核能供热的县城,今年进入第三个核能集中供热采暖季,该养老服务中心成为浙江全省首家实现核能集中供暖的养老机构。
潮新闻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朱微敏海盐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喝茶、看书。 拍友 潘成豪 摄弹琴、画画、跳操、阅读……不久前的寒潮天,在海盐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不是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围巾手套“全副武装”,捧着热水袋取暖,而是自如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