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皇极经世》的后天象数篇中,除了介绍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序,还提到了河图和洛书与先后天八卦的关系,所以本篇文章接着上一篇文章对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介绍,并且简单介绍下河图和洛书,以及在文章的末尾,发两张从未出现过的河图和洛书的易数图,这两张图意义重大,我们在文章末尾说。
河图洛书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一个离奇的传说,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个美丽的谎言,一个乱解的玩意儿。相传在那遥远伏羲存时期,有一个怪物游弋在黄河边上,那怪物体型非常庞大,而且背负着一块刻有古怪图案的玉版,它不仅吃百姓的五谷,而且还生吞人类饲养的牛马。
此图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夏历》,它将一年分为十个月,分别称为甲月、乙月、丙月、丁月、戊月、己月、庚月、辛月、壬月、癸月,其中甲月、丙月、戊月、庚月、壬月各37天,乙月、丁月、己月、辛月、癸月各36天,全年365天。
上学的时候我们估计都了解过幻方吧,它是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游戏。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字组成的正方形中,任意一行、一列和对角线方向的几个数字之和都相等,具有这种规律和性质的图表,称为“幻方”,我国古代数学家称之为“洛书”或“纵横图”。它是科学的结晶与吉祥的象征。
上面的图,就是《河图》与《洛书》,其中的实心点代表阴,空心圈代表阳,就《河图》而言,代表阳气的空心圈数量从下边的一到左边的三,再到上面的七,代表阳气由少到多,实心圈代表阴,其数量从上面的二到右边的四再到底下的六,代表阴气逐渐增多,从阴阳二气的转换变化,就自然而言,可以反应春、夏、秋、冬四季的阴阳变化,也可以对应反应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的气机运行,也就是一气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