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M1931型饭盒在饭盒在盒体上还刻有三道标示线,分别代表0.5升、1L与1.5L,即便在内侧盒壁上也能看到明显的凸起,这种设计除了在烧水熬汤时便于计量之外,最大的效果就是给负责打饭的大师制定了一个参考标准,谁打多了谁打少了,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来。
钢盔二战中德国陆军士兵佩戴的钢盔(Stahlhelm)的型号主要有M35,M40和M42三种类型。一战期间德军使用M16,M17和M18三种类型钢盔,奠定了日后德军钢盔的基本样式。1932年陆军下令测试一种新的钢盔,名为M33钢盔。
大家好!继上次介绍过越战时期美军单兵装备收藏后,我又对手中其他军品收藏进行了一定整理。这里要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收藏的二战德军单兵装备。总体来说,德军军品收藏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热门的题材,因此国内热衷于德军收藏的朋友也会多一些。
当卍字旗低垂于斧头镰刀之下时,德意志曾经的凶悍、荣光与睥睨万国都成了虚无缥缈的过眼云烟,这个国度也迎来了它一度施加给其他国家的种种待遇,只是一道漫长的柏林墙,隔出了东西两个政权,也造就了一个民族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背景与发展道路。
对于一些“二战迷”的朋友都知道,二战期间的德军实力很强,同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是最顶尖的,而且也很注重单兵方面的配置,对于主要武器和一些零散的装备,无论是亲赴前线的初级指挥官,还是普通的士兵,配备都十分完善。
其实自打经历过朝鲜战争期间后勤补给方面的窘迫之后,为了避免再度出现“一口炒面一口雪”那样令人心酸的场面,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发展完善国产单兵野战食品及餐具的解放军后勤部,在经历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发展完善,已经从最初的压缩饼干发展到可以搭配出几十种口味的单兵自热式口粮,甚至于每个兵种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口粮,而与之搭配野战餐盒也从简陋的铝质猪腰子饭盒变成了整套的单兵餐具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具有垮时代性意义的10式单兵餐具包。
早在一战期间,德军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就很完善,要远胜于当时同期的英、法等阵营,而且德意志士兵都继承了普鲁士的传统精神,作战英勇,忠于精神,在军工方面上也很注重品质,那本期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一战期间德军士兵的20种标准步兵装备。
l 一个2毫米厚、带折叠握把的铝制烧锅,体积为高10厘米 * 长12厘米 * 宽8厘米,容积800毫升。l 一个材质为强化塑料,体积为高9厘米 * 长12厘米 * 宽8厘米的分装菜格,该菜格同时可用作烧锅的锅盖,两者结合便组成M-69套组的野战饭盒部分。
大家都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讲,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非常艰苦,在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要面对武器装备比自己领先数倍的敌人,在入冬后,还要面对将近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就即使是这样,那也以强大的意志力,百折不挠,令敌人畏惧的精神,最终赢得胜利。
1924~1928年期间,为了推翻北洋军阀,“国共合作”进行了一场北伐战争,并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重创北洋军阀,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当时的北伐军虽然装备一般,但士兵个个都是斗志昂扬,有着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那这期文章咱们就来说说北伐战争时期,北伐军的十大单兵装备。
但所谓的“德械师”,并没有达到全面采用德式装备的情况,只装备一些一战淘汰下来的德制枪械,或者是德制火炮,至于单兵装备,只有头上所佩戴的钢盔是原装德国M35型,其余的军靴、饭盒、背包、以及护具等,实际上都是仿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