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盖”作副词,句首译为“大概是”“原来是”;句中译为“大概”“大约”“恐怕”。“盖”通“盍(hé)”时,作副词,可译为“何”或“何不”。“盖”作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大概因为”“原本是”等;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要是”。
讲归有光《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时,学生就“盖”字提出了质疑:“‘盖’字上面分明是一个羊头,下面的‘皿’表示器物,合起来不应该是一个像羊的器皿吗,为什么变成了车盖?”这个问题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盖”字原本为草字头,什么时候简化成了“羊头”的呢?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盖,《辞源》认为,盖是蓋的俗体字,其实不然。盖和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 一、字形演变 盖字有甲骨文字形,而蓋尚未发现其甲骨文字形。盖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羊头状遮蔽物,羊角作便于拿放的把手。盖为会意字,本义器皿、敞口物品顶部的遮蔽器物。
在老房子的旮旯里,有一件被人淡淡忘却的一种传统且实用的农业工具----盖。 它是枣木做的,又因为经常使用的缘故,经常摩擦,曾经它的肌肤光滑润泽,用手摸起来极度舒适,在所有农具中属于颜值最高的。而今他在岁月的洗礼下,在隐蔽的角落里,皮肤也变得粗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