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孔子向往的境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陈丹青多年后回忆,不无深情:“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1989年——1994年,这五年间,木心先生在纽约为一群中国艺术家(主要是画家),讲述世界文学史。这不是学术意义上的文学史,而是作为作家的木心先生的文学记忆,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这套由木心讲述、陈丹青记录的《文学回忆录》,为我们还原了那个远在异国的生动课堂。
木心说,我年轻时emo,就是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会好起来,和世界和解!狄更斯的小说结尾,失散或久别的亲友又在一起了,总是夜晚,总是壁炉柴火熊熊然,总是蜡烛、热茶,大家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圆桌,你看我,我看你,往事如烟,人生似梦,昔在,今在,永在。
近读《木心谈木心 文学回忆录》,这本书实际上是陈丹青先生整理的木心先生5年的讲课记录。在一出生就迅速走向死亡的道路上,你积攒的财富都会随你的死亡对你不再有任何意义,但在生命的途中,你还和你的家人、朋友停在路旁欣赏过夜空的流星、樱花的怒放、河水的清冽,读过先贤的坟典,那你就是幸福的人。
我一直对维纳斯心存好感,因为她是专司爱与美的女神。看过她很多的雕像,确实很美,美得令人心旌荡漾。那尊维纳斯断臂像,早已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我曾经把它的照片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天天看,总也看不够。虽然喜爱,但对她到底是怎样一位女神,却不甚了了。
鹤无粮在分享“木心的礼物”(张杰2024年3月3日拍摄)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每年一到春天,随着4.23世界读书日的临近,阅读相关的话题氛围就开始逐渐浓起来了。文学阅读是很多文学读者日常生活结构的一部分。还有的人,因为身心沉浸式的文学阅读,现实的生命道路被直接改变。
人到了一定年龄,会对“光阴似箭”这个词有更深的感悟。恍惚间,2024年竟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在过去的十一个月里,你一定也遇到了很多的人和事吧。无论喜悦还是懊恼,圆满还是遗憾,幸福还是挫败,一切都已翻篇。往事不可追,就让我们用这最后的一个月,好好地和2024告个别吧。
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 《红楼梦》中国人的全部人性都在里面了。13.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了解美国的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入口,这个起于贫困,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的人,进一步可以了解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