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坊间传言称:“本科答辩,只答不辩,低头道歉。”而在笔者所参加的答辩中,也看到过不少水的现象:比如四个大老爷们联合做一份薄薄的调查报告,所有数据都是从校内提取,就敢说xx市高校xx现象调查报告,所有人都知道这工作量是严重不足的;
光明网评论员本科毕业论文再被挤水分。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该规定今年4月起生效。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教育部日前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规定,今后高校要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教授上课等硬规矩。 在各大高校,大学“金课”建设如火如荼。
原标题:本科毕业论文有点“水” 要不要变成可选项?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张梓欣你的毕业论文通过了吗?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到来,“本科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价值”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查重要求太高”“注水过多”“数据难找”……桩桩件件都让毕业生深感被动和头疼。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的说法。意思是,中学阶段一路苦读,但到了大学之后学习压力陡降,年轻人立即松懈。虽是调侃,但必须改变这一现象,已是社会共识。2020年12月,教育部就表态,“要让过去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光明时评】作者:王 丹本科毕业论文要挤干水分了。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该规定今年4月起生效。
来源:【浙江教育报】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为何要“动真格” 新闻回顾 据日前发布的《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4月1日起,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学者的11篇论文因学术不端行为被学术期刊网站撤稿。这11篇材料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2014年至2016年之间,据报道,涉事人员五年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8篇,其导师在接到举报后进行核查发现。
光明网评论员:本科毕业论文再被挤水分。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该规定今年4月起生效。
光明网评论员 本科毕业论文再被挤水分。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设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该规定今年4月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