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声4月30日讯 “失能”、“失智”,这是当前部分人士正在面对的境况。数据显示,重庆共有712.11万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者有约57万,这部分人往往需要更专业、更长期的医疗和护理服务,由此也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
第1眼-重庆广电市医保局消息,从今年3月起,我市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扩展到2级中度失能人员。目前,相关人员已陆续享受到长护险待遇。今年73岁的胡正华因患严重慢阻肺,长期需要靠吸氧设备维持呼吸,日常行动受到限制。
从今年起,荣昌区将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待遇享受范围从重度失能人员扩展到中度失能人员。目前,相关人员已陆续享受到长护险待遇。今年77岁的廖大爷因患脑溢血行动不便,听说职工医保参保人群可申请长护险,他马上进行申报评估,并被评定为中度失能。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重庆市财政局联合市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3月1日起,在3级(重度失能Ⅰ级)、4级(重度失能Ⅱ级)、 5级(重度失能Ⅲ级)可按规定享受待遇的基础上,将2级(中度失能)按规定纳入待遇享受范围。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照护好老年人,关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已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失能(失智)老人,也就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有4500万。
北京商报讯(记者 胡永新)5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24年3月1日起,重庆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扩面”,“中度失能”人员被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范围。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扩面”承办工作,提升保险保障服务质效。
日前,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2025年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了2025年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缴费标准。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下,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人口在大量增加。如何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难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也让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自2019年起,发展长护险已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探索建立长护险制度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这关系千家万户冷暖的“家事”,也是普惠金融工作的“大事”。近日,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分公司的长护险工作人员深入渝中区、璧山区,为失能人员送去新春祝福。
通气会现场华龙网记者 林红 摄华龙网消息,“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被称为社保“第六险”,在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庆长期护理保险应如何申请?
推动重庆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助力高水平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西部金融研究院编撰了《重庆养老金融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在西部金融研究院2024重庆养老金融研讨会上发布。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