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下称“中肿”)牵头,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全球首款鼻咽癌免疫治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复发转移鼻咽癌的全线治疗,成为美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近日,相关研究Ⅲ期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2月24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该院陈明远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减毒增效”超分割放射治疗的新技术,用于治疗无法手术的复发鼻咽癌患者。该研究首次证实与常规分割调强放疗相比,超分割调强放疗技术可以既保持治疗效果又减少放疗毒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从55.
内容资料来源:1. 谢志豪等. (2012). 鼻咽癌研究进展.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47(6), 508-512.2. 陈小军, & 林晨. (2014).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与预防研究进展. 中国肿瘤, 23(10), 772-776.3. 黄立煜, & 李金星.
重庆之声9月20日讯 近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王维团队主持完成的“中医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及防复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研究结果显示养阴祛邪中药联合针刺能有效缓解患者口干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你可能不认识唐恬,但是一定听过她写的歌,陈奕迅的《孤勇者》、雷佳音的《人世间》、王菲的《如愿》、毛不易的《无名的人》......这些脍炙人口的歌,都出于唐恬之手。“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
新华社广州2月24日电(记者徐弘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4日宣布,该中心团队牵头完成相关临床研究,提出了一种复发鼻咽癌放疗新策略,可显著减少相关的放疗毒性反应,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
鼻咽癌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可使死亡风险降低3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接近3倍,为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带来长生存曙光。接受新方案治疗的患者生存曲线中有免疫药物“拖尾效应”体现,“意味着有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临床治愈,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研究者说。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已于当地时间6月2日-6日盛大召开,本次会议中,在头颈部肿瘤领域,多项国内研究均被纳入ASCO口头报道,其中有一项研究入选LBA,是今年中国内地的2项LBA之一,主要研究者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可谓“中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