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兔年春晚,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歌剧舞剧院的舞者们,用端庄温婉的“锦绣摇”、顿挫有力的“红袖绕”、含蓄内敛的“汉俑转”,让博物馆中的汉代舞俑活了起来,一展大汉威仪的同时,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传奇国宝“五
齐东方,考古学家、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曾参与新疆尼雅遗址考古发掘,见证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出土。齐东方认为,织锦上的五星,其实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金木水火土五星。“中国”则泛指的中原地区。
来源:【长城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王璇 王日成)“灯长明兮夜未央,五星灼灼出东方。子不归兮仰天望,鸿鹄锵锵向何方……”9月2日晚,舞剧《五星出东方》在保定市关汉卿大剧院惊艳亮相,竞逐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2023年1月2日,央视新闻记者跟随中国探险协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找已消失的西域古国。在尼雅遗址的历史遗存中,我们采访到和田博物馆的艾再孜馆长,他当年(1995年)参与发掘了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全过程,并为我们讲述那段虽然艰苦却震惊中外的故事。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一处夫妻合葬墓,墓主尸体保存完整,身着的华丽锦服也完好如新。其中,男性墓主右臂绑有一块色彩鲜艳的锦护臂,即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苏嘉靖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上的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纹样巧妙融入服饰、舞美和特效中,为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节目中,四位演员身着汉制、唐制、宋制、明制的华彩汉服,舒展衣袖,雅舞清歌;滚动在屏幕上的各式纹样,流光溢彩,一美千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①:庞贝古城壁画《花神芙罗拉》。图②:汉代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复制品(原件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图③:唐三彩胡人牵驼俑。以上图片均为李启正提供 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
【看苏州专稿 文/丁瑜天 视频/虞梦娇】色彩鲜艳、图形繁复,更运用了罕见的“五重经锦”织造技艺……最近,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登上央视,火遍全国!它是一件汉代织锦护臂,代表了汉代织锦的最高水平。而其复制品,则出自苏州非遗大师之手!
周暘上图: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湖南博物院供图 下图: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织机。吕上元摄(影像中国)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出现代复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毛毛摄(影像中国)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丝织锦残片。
1930年,《丝绣笔记》初版。写作《丝绣笔记》的是古物陈列所的创办人、曾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的朱启钤,他开中国服饰史研究风气之先,朱氏存素堂所藏丝绣,多为传递有序的名品,故而朱启钤对于丝绣有相当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