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约占国土面积的58.6%。全面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降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这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自然资源部启动“迎全国生态日记者行”活动,组织媒体记者深入地方、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挖掘自然资源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做法、生动实践、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9月29日发布消息说,为期3天的第五届干旱半干旱环境对地观测国际会议当天在新疆喀什闭幕,会议发布《对地观测促进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喀什宣言》及《数字技术加速喀什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倡议书》,呼吁建立全
论坛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联合承办,以“天气·气候·环境·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发布的“2021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就气候变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
近日,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领衔的ITEWA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Exceptional water production yield enabled by batch-processed portable water harvester in semi-arid climate的论文,通过分析目前空气取水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从操作模式的角度弥合了吸附解吸动力学的差距,提出了新型“夜间批量吸附-日间逐个解吸”的批处理吸附-解吸模式。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之本。宁夏平原,曾经是沙漠环绕的不毛之地。2000多年前,中华先民从黄河凿渠引水、垦殖灌溉,使得宁夏平原逐渐变为茫茫瀚海中的一片绿洲。黄河安澜,泽被两岸,宁夏平原在黄河水的灌溉下,成为了稻香鱼肥、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
来源:【人民网】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在总面积近15亿亩的盐碱地中,有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是至关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和“潜在粮仓”。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5日电(记者张丽娜、恩浩、王靖)位于黄河“几字弯”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水资源匮乏区。该市的鄂托克前旗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风沙大、降雨少,人水矛盾更加突出。
省政府近日同意《山西省推进“三北”工程区林牧业协调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我省将深入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持续巩固国土绿化成果。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古交市、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处在“三北”工程区。 上述地区科学选择绿化方式,推行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