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荷兰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气候科学教授Wim Thiery领导的国际研究表明,儿童一生中接触极端事件的概率正在不成比例地增加,这一点在低收入国家中尤其明显。在当前的气候政策下,全球新生儿一生中所要面临的热浪数量平均而言是其祖父母的7倍。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指出,南极洲海冰范围近期创下的最低纪录,导致新出现的无冰海洋上方的风暴频率增加。论文作者称,2023年,南极洲周围海洋的海冰密集度在部分地区下降了80%之多,导致更多热量从海洋转移到大气,并被发现与风暴增加有关。
it also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limate change to human activities, and expounds a new paradigm to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2月24日,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携手来自中国重庆、英国伦敦、德国杜塞尔多夫和意大利罗马的40余名中欧青年、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就“气候变化的挑战与青年担当”展开对话,展现青年群体应对气候变化的担当与责任,呼吁世界各地通力合作,维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古人类走出非洲后,气候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欧亚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中外科学家最新合作完成的一项研究认为,距今90万至60万年,欧亚大陆气候环境干旱化和地貌景观变迁,促使该区域古人类迁徙扩散和石器技术发展。
出生于1998年的河南青年吕杭洲因为雾霾开始关注环境问题。2021年,河南郑州的特大暴雨洪水让他意识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离普通人并不遥远。本科毕业后,吕杭洲开始从事关于气候变化的专门研究。他注意到身边同龄人对环境的关注也在日益增加。
【编者按】在全球变暖成为重要政治与生态话题的今天,“复旦通识”组织“全球变暖”系列。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撰文,从各自的专业领域与学术兴趣出发,对全球变暖这一话题展开不同角度的讨论,进行跨学科的深入解读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