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造船厂,后改名渤船重工,位于中国辽宁葫芦岛市龙港区,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早期以生产一般渤海造船厂 辽宁渤海造船厂始建于1954年,位于中国辽宁葫芦岛市龙港区,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辖骨干造船企业之一。
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渤船重工),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之一,系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是我国集造船、修船、钢结构加工、海洋工程、冶金设备和大型水电、核电设备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现代企业和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研制基地。
2023年,中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50.2%,中国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66.6%,中国手持订单量1.39亿载重吨,占全球总量55.0%,三项指标均居全球首位,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的总和。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和中国船舶集团联合主办的2022年国企开放日活动,深入走访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位于葫芦岛的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参观了生产一线、重要产品,深入了解了造船工业传承发展、改革创新的精神内核。
证券代码:601989 证券简称:中国重工。重要内容提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曾经的葫芦岛大型国企林立,几万人的厂子就有好几个,石油五厂高峰期三万多人,锦西化工厂,葫芦岛锌厂,都是三万多人的大型国企,万人厂也不少,渤海造船厂,化工机械厂,锦山,锦华厂,杨家杖子钼矿,南票矿务局都是超万人大厂,国企的产品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排头兵,地方国营企业锦西水泥厂也是辽西建筑材料的一面旗帜,他们产生的渤海牌水泥也是紧俏产品,锦西纺织厂,电子材料厂,包括葫芦岛钟厂都是锦西地方经济支柱,那时候葫芦岛人才济济,经济发展强劲,特别是当年企业工人形成的小社会让葫芦岛充满了无限生机,那时候企业工人子弟不管从哪里毕业都希望回家安置,升学率最高的锦西一高中,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的人有百分之八十,现在看看葫芦岛的人才引进计划,各种门槛限制,本地985/211大学生能回来的伸手数得过来,山东省各个城市每年的抢人大战给予优秀大学毕业生的政策让我们汗颜啊,人家除了接收单位待遇,政府还有落户生活补助,本硕博都有补助标准,人家城市人口在大量增加,看看葫芦岛吧,几个好一点的国企每年安置大学生的门槛,吓跑了大多数人,还有葫芦岛整个安置大学生的计划只是停留在纸面,很多还是马歇尔计划,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让一本以上大学生们望而却步,待遇上不来,前景看不到,比如船厂,每年倒是能找来几个985/211,但是几年后,都不知所踪了,人才留不住除了待遇,更多的恐怕还是职场环境和发展前景,而恰恰这就是葫芦岛最欠缺的地方,最直接的数据就是,葫芦岛地区毕业的一本以上大学生,有意愿回葫芦岛工作的百分之十都没有,久而久之大量青年人出走,给城市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触目惊心的,现在高中在扩招,初中却没有那么多人,新生太少,小学班级在压缩,连幼儿园名额都没有那么紧俏了,这意味着葫芦岛老龄化趋势更加严重,经济发展动力在迅速下降,说句最直接的话,年轻人不回来,CBD这么多房子谁来消化,新房卖不动,二手房没人买,连租房的价格都在连年下降,这个数据不可怕吗?
近日,2016年度中国船舶工业十大新闻揭晓,涉及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多条新闻入选:“中船集团设计建造的的3000吨级出口护卫舰交付”“中船集团签订2+2艘大型豪华邮轮建造意向书”“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签订40万吨VLOC建造合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我国首制极地科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1996年出生的刘星彤虽然年纪轻轻,但头衔可不少。他是“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获得者,还是中国船舶集团渤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造船”)最年轻的高级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