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东莞的手机壳产业带借助阿里巴巴C2M模式和菜鸟产地仓,完成了生产、销售和物流的数字化转型。工厂得以用极具性价比的方式直连消费者,物流平均降本15%,甚至将生产环节搬进菜鸟产地仓,根据消费者的选择定制化生产、发货。
广广广东工业互联网深调研2.0第③期本期关注的是工业互联网领域中的互联网势力,它们利用多年在消费市场耕耘积累的数据、流量、消费者洞察、营销手段以及技术来赋能工厂,用C2M的方式进行柔性制造技术的改造。40人的工厂,销售带设计图案的手机壳,一年营业额能有多少?
消息显示,中国内贸批发平台1688曾宣布,全面打通已有一亿用户的淘宝特价版,让工厂除了现货批发、加工定制,还能零售,实现“批零一体”。上述消息发布100天后,7万家原本只做批发的工厂做起了零售生意。广东一家手机壳厂,“批零一体”3个月,从亏损近千万元到盈利过千万元。
每经记者:刘玲 每经编辑:张海妮工人正在加工手机壳。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玲 摄脱胎于华强北的手机配件产业正在经历产业十年的新一轮洗礼。2010年,随着iPhone 4的诞生,智能手机逐渐步入正轨。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华强北山寨机商家,纷纷转向了手机壳生意。
在千亿级市场中,不少巨头公司相继诞生,其中杰美特更是凭借着买手机壳打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2017年到2019年,杰美特的营收分别为4.10亿元、6.46亿元、8.29亿元,三年累计捞金超18亿,堪称最赚钱的中国手机壳厂商。
近日,里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历时2个半月的手机壳喷漆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圆满收官,共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手机壳喷漆企业33家次,责令停业整改9家,立案查处2家,移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1家,纳入重点监管清单19家。
11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睢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探寻这个年产值突破40亿元的精密加工企业的“发展密码”。在金振源的智能化精密加工车间,科技在每个生产环节中都有强烈的“存在感”。
手机壳、婴儿奶嘴、橡胶圈……这些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品,原料可能就是猇亭造。“这是硅胶。”12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猇亭区的宜昌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白色透明液体从生产线末端流出。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文告诉记者,它是利用有机硅单体生产过程的副产物加工而成。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在“中国手机壳第一股”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内,偌大的生产现场除了机器设备,几乎见不到多少工人。技术人员通过电脑远程操控,实现了工厂全流程数字化生产。
来源:【读特】编者按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践中,深圳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产业、市场化、海量数据、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领机于先,抢点布局,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这座“不开灯”的工厂可实现从自动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补正、自动检测到智慧物流的完整生产流程,实现“刀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熄灯工厂”指生产线均由机器人自主操作、可实现关灯状态下的全自动化作业。目前,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熄灯工厂”,已在深圳、成都、郑州、太原等地试点。
2025年2月5日南方日报《高质量 立潮头——广东高质量发展特别报道》禅茂协作篇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茂南片区)建设提速,吸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罗非鱼全产业链蓬勃发展,“一条鱼”向湾区跃出新高度,“3+3+N”反向飞地集聚多元服务,运营、科创、产业齐发力……这些是佛山禅城区与茂名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