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王楚钦的好兄弟林铭钊,突然在全网爆火。只不过,他的火并非是和乒乓球相关。而是他在潮汕参加盐灶拖神时,被人给“围殴”,在3秒钟内用帅气的脸,硬接了几十拳。那么,这项最近大火的潮汕习俗,真的可以现场合理动手么?而盐灶拖神的传统,又到底由何而来?“好惨”的林铭钊!
澄海县盐鸿镇的盐灶,是一个拥有1万6干多人口的自然村落,依山濒海,村民过着“耕三渔七”的生活。村中有拖神偶的奇特民俗,为潮汕各地所罕见。每年农历正月廿一、廿二两天为游神节日,要抬神偶游行,村中青壮年便需准备拖神。
日前,汕头市澄海盐灶“拖神”等传统民俗一时大火。不少网友感叹,“当全国人民都在上班的时候,只有潮汕群众还在过年”。潮汕籍作家厚圃近期正好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就叫《拖神》。小说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主要背景,跨度六十多年,着力描写以主人公陈鹤寿为代表的潮汕商人、商帮的命运与传奇。
第四章 潮汕祭社祭社,是七弦关注潮汕的起点,因此对此兴意盎然,在很早以前,就基本了解了潮汕的祭社文化,虽对其形成、渊源、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认知尚属懵懂。潮汕地区祭祀的神灵有很多,按照每个神灵的特点,其缘起和祭祀过程都有所不同,各有其地域特色。
◎ 编者按南粤大地依山傍海,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本栏目分《风·物》和《人·情》两篇,渴望用影像记录那些身边人、身边事,让更多广东人以及新广东人通过这些作品,去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去捕捉不同地域的风物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