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五月初五,佳节端午。随着五月初五的临近,多地举行赛龙舟活动迎接端午。在古老的中国文化中,有一项独特而令人振奋的传统运动,它是龙舟赛。龙舟赛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受欢迎的健身运动。
图为“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宁波博物院供图。端午节划龙舟,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的一项重要民俗。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划龙舟,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件国宝级的大斧头可以提供答案。这件国宝级的“大斧头”是宁波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既来源于远古先民对于“龙”的图腾崇拜,也凝聚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传统华夏文化的瑰宝。
龙舟文化源自先民们的日常劳动和生活又不断被赋予新的想象和文化内涵龙舟竞渡缘何而起?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端午赛龙舟的来历关于端午赛龙舟的起源,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有关的故事。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到:“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广东的龙舟竞渡是当地影响面最广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这里有全国时间最长的龙舟月和最热闹的龙舟氛围,当地人称龙舟竞渡为“扒(pá)龙船”(“扒”在粤语中有划的意思)。
中新社宜昌6月21日电 题:中国龙舟运动何以风靡全球?——专访国家非遗项目“屈原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郑承志中新社记者 郭晓莹又到一年端午时,世界各地的龙舟陆续“出水”。龙舟运动为何传承千年依然兴盛?它如何逐步走向世界?龙舟文化又如何融入西方运动文化中?
来源:红网 张林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龙舟竞渡是这一天的重要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赛龙舟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一个凝聚民心的文化符号。这一符号的背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跨越时空仍然生生不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