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二号”卫星进行力学正弦振动试验。 航天宏图/供图记者从海淀企业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获悉,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39分,“宏图二号”4颗雷达遥感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12月17日2时50分成功发射的“中原2号”等4颗卫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高分辨率成像、高精度形变监测、在轨智能处理等能力,实验模式下最高分辨率优于0.3米,是“女娲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苏晓洲、张漫子)23日晚,随着“宏图二号”09至12星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一系列调试并传回高清影像和数据,由12颗商业雷达遥感卫星组成的“女娲星座”开启规模应用,为救灾应急、农业监测、海洋观测、能源开发等提供高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影像。
据安徽日报报道 4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空天信息产业峰会在合肥举办。峰会上,“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举行了发布仪式。据了解,“女娲星座”一期工程54颗卫星,是由44颗雷达卫星和10颗光学卫星组成,其中包括合肥参与建设的16颗雷达遥感(SAR)卫星。
12月17日02时5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女娲星座“航天宏图PIESAT-2 09-12”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方式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女娲星座第三批卫星发射,至此,女娲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2颗,成为我国目前在轨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雷达卫星星座。
卫星互联网不仅是地面互联网业务的简单复制,更是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产业形态。“女娲星座”一期工程计划发射 38 颗业务星,其中包括 28 颗雷达卫星组成的雷达遥感星座,和10 颗全色0.5 米八谱段以及多光谱2米的光学卫星组成的光学遥感星座,其中首批的4颗雷达遥感卫星将于2023年一季度发射,其余卫星将于2024年、2025年陆续发射。
今天(6日)上午,第五届遥感应用大会(成都站)暨第三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与监测预警专题研讨会在成都理工大学开幕。遥感,是指运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电子、光学仪器进行远距离探测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地图测绘、地灾监测、军事侦查等领域,是一项名副其实的“高科技”。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马帅莎)记者从航天宏图获悉,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3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宏图PIESAT-2 01~04星(又称“宏图二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大皖新闻讯4月2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空天信息产业峰会在合肥举行。峰会上,业内专家学者、科研院所负责人、企业家、投资人等百余人聚焦空天信息产业,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女娲星座"一期建设工程正式发布。
女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非常伟大的神明, 作为造人补天创造万物的“大地之母”,象征着生命和力量。航天宏图发力高分遥感,构建完整业务,卫星星座命名为“女娲星座”。“女娲星座”一期工程计划发射 38 颗业务星。
参会人员在展区交流(记者 王旭东 摄)商业运营让航天科技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一颗颗卫星“冲入”云霄织就了一张空地一体的互联网,不仅让手机和汽车都能与穹顶的卫星相连,享受“永不失联”的通信保障,还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商业蓝图。
12月17日2时50分,“中原2号”等4颗卫星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原2号”卫星是“女娲星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研制。
鹤壁卫星智造产业园。中维化纤生产车间。海骊镁合金轻量化装备产业园部分项目已投入生产。尼龙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卫星先后发射升空。鹤壁科创新城。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亓河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鹤壁经济大海中强劲涌动的一股浪潮。
“今天,我们隆重发布‘中原二号’‘鹤壁四号、五号、六号’卫星启动计划……”12月1日,2023河南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峰会在鹤壁迎宾花园举行。活动现场,河南航天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范磊进行“中原一号”卫星数据成果发布暨“中原二号”卫星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