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晨起来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喉咙有点疼,但是当时没当回事,因为东北这边已经开始供暖了,以为是屋子里太热,太干燥导致的,随即喝了好多热水,但是嗓子疼的症状没减轻,反而加重了,下午的时候头就昏昏沉沉的,偶尔还觉得有点小冷,果然到了晚上就发烧了,在被窝里直打哆嗦,体温也迅速升到了39度。
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也欢迎你关注微信公众号:孕心怡。了解更多孕育知识!老妈对于我生病时的方针是,能吃药就绝不打针,能打针就绝不吊水,平时好好锻炼身体,别动不动感个冒都要吃一大把的药……本着这个原则,不但省了不少医药费,而且身体也是棒棒哒!
药物热常常是药物过敏的最早表现,它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常有以下特点:1、如果是首次用药,发热多在7~10天的致敏期后发生;2、药物热导致的体温会先上升再逐渐下降,如果继续用药,体温会再次上升,多表现为持续高热,可达39℃,甚至40℃以上,找不到其他病因,其他症状也不显著,精神状
11月27日,四川雅安。一男子患支原体加甲流,发烧到39度多,满脑袋都是汗还直冒气。当事人马先生称,自己生病已有三四天,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吃药后一直不见好。当天发烧实在撑不住才去了医院,医生在诊断单上写着是患了支原体加甲流,便在医院输了液。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体温在37.3一一38度为低热,38.1一一39度为中等热,39.1一一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一般情况下发热是身体正常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体温的升高,白细胞等机体的免疫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可以吞噬掉进入机体的细菌等引起发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是有益的,不要见热就用解热镇痛药物,体温的下降可以抑制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不利于机体功能恢复,一般情况下体温不超过38.5度不主张应用退热药物,如果低于这一温度病人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抽搐等症状亦要应用解热镇痛药物,超过39度要应用解热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