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务员和事业编都迎来了减员裁撤的大动作,很多国企也纷纷跟上,让人们不禁感慨,原来“铁饭碗”也不再保险,更别提在全球经济下行大环境下艰难挣扎的中小企业了。似乎一时间全员都陷入了“被裁焦虑”!不过资深HR告诉你,如果你符合下面几条中的任意一条,反而可以稍微放宽些心了。
大多数人在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更多的是收到通知,自己在裁员名单内,或者不在名单内。在互联网行业中,年龄可能是原罪,以往35岁是一个门槛,随着市场行情的下滑,33岁可能成为新的门槛,在市场中,普遍认为,年龄越大,潜力越低、体力越低,对于事业的奋斗的欲望会更低,且这一类的人大多数都是比较佛系,很多都是自己干自己的,和大多数公司倡导的“奉献”,格格不入,更像一群独行侠一般,这一类比较“透明”的人,基本就是在第二刀的范围。
我国的劳动法是从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在2009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新的劳动法是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第二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在2018年薪修订的劳动法中,并没有对于50岁以上的职工不能辞退的规定。
远在西半球的大众集团响了一声惊雷。近日,大众集团的裁员计划敲定,决定让56岁及56岁以上的员工提前退休,同时不再对外招聘新员工,冻结招聘,以此来实现“降低20%人员成本”的目标,这将帮助公司节省约4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1亿元)的开支。
近日,#IBM裁员#相关话题引发关注。据报道,IBM将彻底关闭中国研发部门,涉及员工数量超过1000人。面对企业业务调整导致的大规模裁员,法律有何相关规定?被裁员工应得到什么赔偿?若产生纠纷,员工如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