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莫言作品《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随着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日期的临近,莫言一段谈论自己获奖作品《蛙》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也备受关注。“《蛙》是我2009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以后不久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莫言在这段被网友关注的视频里说。
2016年4月29日7点40分左右,作家陈忠实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岁。在其众多作品当中,长篇小说《白鹿原》最广为人知,是茅盾奖,并被改编成话剧、电影、电视剧。陈忠实曾感慨:“文学是我的幸与不幸。”构思与准备两年,提笔写作四年,在当时陈忠实创作环境是十分艰难的。
2018年12月18日,路遥被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路遥获得此称号是没有异议的,他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更是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作家,因为他生活非常窘迫。
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揭晓,获奖作品为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以及东西的《回响》。这五部作品中,五位作家凭借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方式,带领人们走进深远的文学世界。
■据《北京晚报》中国作家协会官网日前公布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252部作品中既有王蒙、刘心武、贾平凹、王安忆、苏童、严歌苓等成名作家,也有笛安、颜歌等一批“80后”新面孔。不过,最被看好的还是徐则臣、路内、乔叶、鲁敏等“70后”中坚力量的作品。
今年春节前夕,1月21日,一位85岁的老妇人,在美国病故。她在国内文坛,曾创下一个至今无人可比的奇迹:两部长篇小说,两次斩获“茅盾文学奖”。她叫张洁,自称是一条“流浪的老狗”,在精神世界中流浪,在不同的文化中游走。同时,像忠犬一样,默默守望着一些可贵的价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