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晋江入海口处的真武庙,被称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这座道教庙宇坐落在泉州石头山上,是祭祀泉州地区的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的场所,成为古泉州出海人的精神寄托。千年之后,真武庙依然屹立,供人朝拜,成为泉州港繁荣时期中国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与海洋观的见证者。
一座南方的海港之城,千百年来,热闹有时,宁静有时,不变的是爱人敬神的传统、享受生活的姿态和拥抱世界的热情。它就是被13世纪的意大利商人所称颂的“光明之城”——泉州。早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认定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泉州36铺94境,这94境每一个境均有自己护境安民的保护神,其中城内75境内有清水祖师、三平祖师、闽南开漳圣王、辅顺将军、广惠尊王、广泽尊王、广利尊王、法主公、万氏妈、苏夫人姑、青山王、通远王、肖太傅、保生大帝和妈祖等等。
那一些外地人听都没有听过的什么瘟神,大咖,先麻线,精神花神首先在福建香火都很旺,特别是泉州这座城市,曾经是同时容纳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基督教,天主教和拜佛教等等,是以宗教博物馆之名闻名于世的。
中新社泉州6月28日电 (记者 孙虹)在28日举办的2023癸卯年关帝诞辰1863周年祭祀典礼上,来自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尼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36所宫庙、逾千名海内外信众,聚集泉州通淮关岳庙同祭关帝。
福建省泉州市安海镇的奎光阁,历史上曾同时供奉五文昌夫子及司职录取、送榜、报信的文武金甲神、赍榜神、捷报神等负责全系列官运、文运与考运之神的文昌阁,解放后,奎光阁被安海镇各个小学用于教学场所,香火渐衰,当代有识之士共同重修安海奎光阁,并重塑众神像,将于十二月初十驾抵奎光阁,兹定癸卯腊月十八开光,敬请期待!
古人从未停止对未知海洋之域的征服,但也伴随着对大海神秘的无限敬畏。“乘船走马三分命”,古时行海人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神明。往往要举办各种祭海仪式,祈求船舶往返平安。位于晋江入海口处的真武庙,被称为“八闽玄天上帝第一行宫”,这座道教庙宇坐落在泉州石头山上,从这里可远眺泉州湾。
说起妈祖,在我国沿海地区可是最受欢迎的海神了,甚至她的影响都到了贵州,而且妈祖最神奇的是,历代帝王的封号太长了,估计没有人能记住,当然能顺利读下来的也没有几个,到了光绪,妈祖的全部封号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佑敷仁天后之神”。
作者:风宁心福建民间信仰体系庞杂,融合了移民文化、宗族传统、自然崇拜与历史人物神化,形成了独特的“五府六部”神仙体系。这一体系既体现了福建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敬畏,也反映了其造神文化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以下结合文献记载与民间传说,梳理福建神祇的姓名、原型及典故。
泉州踩街每逢元宵佳节,古城泉州都热闹非凡。宋代古戏唱词曾这样摹写节庆盛况:“元宵景色家家乐,箫鼓喧天处处香。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泉州府志》载:“上元夜张灯,以米圆祭先及神,或以酒馔祀祠堂谓之祭春,又上元内外赛会迎神,乡村之间或于二月谓之进香。
富美宫“狗舍爷”开栏语半城烟火半城仙,千古风华千古情。“此地古称佛国”,这里有数千座的庙宇,十步一寺,五步一庙,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满街都是圣人”,这里的人们爱拼敢赢又善良虔诚。红砖古厝间、市井长巷里,聚拢半城烟火,浸润世人心间,造就一座文化味与烟火气并重的“活态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