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银行渠道部的,您最近有贷款需求吗?”“我是××银行信贷中心,无抵押低息贷款,当天到账,您需要吗?”类似开场白的电话,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这些电话真是银行工作人员打出来的吗?他们真能办下银行贷款吗?
随着“提前还贷潮”的出现,不少贷款中介兜售起“转贷降息”的业务,还有的先以低价贷款手续费吸引消费者,放款后又以“走账”“走流水”为由收取巨额服务费,待消费者还款时再以合同为由设置障碍。针对这些陷阱,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发布通知,各地即日起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在如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贷款已经成为了许多人解决资金难题的选择。有些不良贷款中介会在前期故意隐瞒各种费用,等你签了合同,才发现各种名目的收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什么手续费、服务费、保证金等等,让你原本就紧张的资金状况更加雪上加霜。
近期,“黑中介”贷款正呈现“死灰复燃”迹象。经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个体经营者现金流压力增大,由于自身资质不足、暂时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这便给中介代办等“擦边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我是XX银行信贷经理,您有没有资金方面的需要?”这样的开场白来电,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如果你客气地表明“不需要”,通话可能会结束;如果你没忍住怼了对方,可能会面临无休止的电话轰炸;如果你正好需要贷款,可能会被“低息”所套路。
每经记者:陈植 每经编辑:马子卿“现在只要有单子,我们晚上都会跑过去签单。”一位上海地区城商行人士向记者感慨地说。他所说的“签单”,是指银行人员迅速跑去房产中介机构,为购房者迅速办理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不久前,他晚上10点多跑去一家房产中介,直接签了两单。
原标题:只需“配合”签字 就能“办下”贷款(主题)贺兰打掉一个潜伏在4S店的特大骗贷团伙(副题)人民公安报记者 苏婕 通讯员 郎中卿不敢用手机,没事不敢出门,怕被催收贷款四处躲避,整日精神恍惚……这是杨成(化名)“稀里糊涂”成为车贷诈骗“背债人”后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