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侦察机的新闻不时跃入人们视线。3月14日,美军一架兼作侦察机使用的MQ-9“死神”无人机在与俄罗斯两架苏-27战斗机遭遇后,于黑海上空坠毁。黑海地区一直是以美军为首的北约侦察力量重点窥探的区域之一。4月2日,伊朗海军将一架美国EP-3E侦察机驱离伊朗领空。
(WZ-8比美国黑鸟侦察机更高更快,也更方便灵活便宜)美国华盛顿邮报公开了一份美军泄密文件,显示解放军空军已经在东部战区部署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美军还推测了无侦-8的使用方式,曝光的图片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无侦-8是一种尖端、特殊的无人机系统,目前全球范围内也没有类似型号。
提到二战中的日本飞机,许多人会想到零式战斗机或神风特攻队,但今天要聊的,是一款相对不那么出名却同样重要的侦察机——Nakajima Ki-4。它曾在战场上留下了许多传奇,今天就带大家走近这款飞机,了解它的设计、性能和战斗经历。
它的设计初衷是在冷战时期监视苏联及其他敌对国家的军事活动,但至今仍然是美国空军的一种重要侦察资产。 历史背景:U-2侦察机的设计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对苏联的军事行动和核武器计划的了解非常有限。
在俄罗斯发起对于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之后,北约组织已经派出了大量的电子侦察机来对乌克兰战场形势进行“围观”,由于俄罗斯已经明确的划设了乌克兰上空的空中禁飞区,所以北约组织的电子侦察机根本无法飞抵乌克兰上空进行侦察,但是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设备优势来完成抵近侦察行动,根据ADS-B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天都会有超过10余架次北约侦察机盘旋在乌克兰禁飞区域边缘,日前有外媒公布资料,显示3月13日至3月31日北约国家的侦察机飞行轨迹,这些飞行轨迹已经涵盖了乌克兰边境的绝大部分地带,并且这些飞机的航线密密麻麻覆盖了整个屏幕。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公布的追踪结果,美国空军的一架RC-135U电子侦察机于19日当天从琉球美军驻地起飞,随即往西北方向飞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该机接着逼近中国大陆海岸线,并沿着中国近海北上,直接飞到了胶州湾,期间这架美军RC-135U电子侦察机执行了高强度的抵近侦察行动,不排除是在疯狂窥探中国大陆境内的情况。
美国印太司令部发表的一段视频显示,我军一架歼-16战斗机直接飞到美国RC-135侦察机前方,产生的紊流导致RC-135出现颠簸。美军指责我军战机做出“不负责任的侵略性机动”,对美机进行了“不专业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