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大学国家级数字档案馆揭牌成立一批鲜为人知的珍贵档案首次亮相其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时期的学生证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时隔70多年袁隆平大学时期的学生证纸张虽已发黄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袁隆平当年的学号、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学年的注册登记等信息在学生证后面还有一段签名留言清晰
袁隆平看到消息,赶忙来到实验室,可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到了实验室,眼前的一切也着实让邓哲吓了一跳,但是她更关心的是丈夫袁隆平,她上前安慰道:“隆平,你要挺住,没了不育株,我们明年继续找,你要是倒下,那就没人在继续研究杂交水稻了。”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纸张虽已发黄,但依然能清晰看到袁隆平当年的学号、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学年的注册登记等信息。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郑劲松说:“袁老曾在口述自传中提到过,自己最大的特点是‘自由、散漫’,在生活中不大‘守规矩’,于是当时听报告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带纸笔,但‘追星’的劲头很足,所以索性递上随身带着的学生证求签名。”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
最近看了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书籍:《袁隆平传》让我感触多多。下面就节选文中一部分情节,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袁隆平的故事。在袁隆平他们找到野生不育株水稻后,杂交水稻的科研实验终于迎来了胜利的光芒。在经过两年的实验证明,袁隆平他们确信野生雄性不育株是100%遗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