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业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在从杭州赴任密州的路上,他赋词《沁园春·孤馆灯青》:“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作者:洞见yimo人生路漫漫,秋月几回圆。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节。在中国人所有节日中,中秋节是最有诗意的一个节日。无数文人墨客把中秋当作吟咏的对象。借月抒怀,谈思念之情,诉离家之愁,说人生之味。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的绝笔诗,也是他自己给自己写的墓志铭,短短24个字,却是苏轼辗转飘零、穷达多变的一生。苏轼的一生历经三起三落,坎坷中,他总能寻到一抹阳光,伴自己走过荆棘;风雨中,他总能为自己撑起一把雨伞,陪自己走过泥泞。
1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已经七年未能与胞弟苏辙团聚,中秋佳节更加深了这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苏轼与苏辙向来手足情深,感情甚笃,此前亦曾请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便兄弟相聚,然而始终未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