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吉隆坡Ampang,男孩参加集体割礼。约200名年龄在7岁到11岁之间的男孩参加集体割礼仪式。早期割礼普遍使用石刀而非金属刀,由此可知其历史悠久。作为一种传统礼仪,都在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进行,有些阿拉伯民族则在临近结婚之时进行。男孩在五岁或七岁接受割礼,岁数不能是双数。
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侨批在马来西亚引起热烈反响的同时,潮汕非遗文化英歌舞和“出花园”习俗也“圈粉”不断。刚刚过去的七夕节,马来西亚首支英歌舞队在柔佛州首府新山市成立;同一天,当地50名少年也参加了潮汕“出花园”仪式。新山市曾被称为“小汕头”,潮汕人众多。
连日来,因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马来西亚文化日的缘故,一股强烈的东南亚“旋风”吹到了西安上空,让西安观众从图片、美食、音乐、舞蹈等一系列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东南亚民俗文化特有的热带风情。日前,以“交流互鉴 美美与共”为主题的马来西亚文艺表演在索菲特人民大剧院上演。
透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可以感受到元宵节的浪漫氛围。近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加影市、柔佛州峇株巴辖等地,都举办了元宵“抛柑”活动,单身女性在柑橘上写下联系方式,抛入湖畔或河里,青年男性则用网兜争相捞起柑桔,期盼结下姻缘。
9月7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万饶,永骏醒狮团成员排练结束后合影。从中华传统文化舞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桩舞狮是马来西亚重要民俗活动,2007年成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万饶,有这样一群“雄狮少年”。他们年纪在10到18岁之间,涵盖马来西亚三大民族。
马来西亚是一个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和多个原住民族,所组成的多元民族国家。主要以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三大种族为主,这些相异又独特的多元文化融合碰撞后,体现在当地人的服饰、饮食、娱乐及社会价值观上,如此丰富的多元复杂文化,留学生来到马来西亚旅游,该注意哪些事项与礼仪呢?
编者按: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有着深厚底蕴的中华文明是团结海内外同胞的精神纽带,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广东民俗的海外传承”专题报道,聚焦一系列广东民俗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故事。
*小科普:马来人不等于马来西亚人,非马来西亚公民在认识马来西亚前或许会很顺口把马来西亚人称为马来人,但其实在马来西亚,马来人指的是本地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因此别对着马来西亚华人或其他种族的人说他们是马来人,他们听着会不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