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养儿防老”。然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年龄大都50岁开外,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的经济困难、60年代的“文革”浩劫、70年代的上山下乡、80年代的计划生育。他们唯一的孩子因为一场意外不幸离世,而自己也很难再生养孩子。
最新一期《人口与经济》杂志刊发题为《中国死亡独生子女母亲总量及变动趋势再研究》的文章,两位作者——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刘旭阳博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对这一群体的规模进行了最新测算,并预测未来的规模变动趋势。
失独者,一般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中年父母。他们的年龄大多超过50岁,几乎失去生育能力。人到中年,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近几年来,每当这一社会现象被媒体报道后,都会在网络上引发热评。数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增超7.
文/马志国“我的儿子23岁,刚刚参加工作。孩子非常好,非常懂事,非常仁义,非常知道心疼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却突然离我而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面对失独父母的失独之痛,常常痛得我久久无言。
题图|baidu编辑|雪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央视的公益广告里,四五岁的小男孩开始想要一个妹妹了;合家欢的广告背景里一家三口变四口了;就连猴票儿,都成双了。政策的风向,变得可真快啊,欢欢喜喜就生二胎了。不知道党和国家,是否还记得,当年响彻计划生育的那一代人呢?
【财新网】(见习记者 薛健聪)5月7日上午,针对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下称国家卫计委)在4月25日做出的“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给予国家行政补偿没有法律依据”表态,全国各地两百多失独家庭的代表姜丽向国家卫计委再次提出了行政复议。
资料来源:1.腾讯视频,失独余悲2.界面影像,失独者之痛3.腾讯新闻,中国失独老人调查4.穆光宗,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5.吴鹏辉,失独家庭养老难题的思考与探索6.广州日报,暮年丧独子,他们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对于这世界上的父母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家庭。2020年4月,已经退休一年的老张夫妇在家中做饭,等待着唯一的儿子回家,可是直到晚上6点也没见到儿子的身影,老张以为是路上堵车,也没打电话给儿子,怕干扰儿子开车,可是没过多久就接到了一个令他悲痛万分的电
失去唯一的孩子后,他们的生活从此进入人生下半场。尽管如今尚未有我们失独父母的具体数量,但有关失独现象的研究、新闻和调查数量庞大,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失独”,可以得到从现象、案例、社会调查等角度进行分析的3000余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