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正茂因为功绩被升职为兵部尚书,同时担任右副都御史的职位。1575年,朝廷召殷正茂回南京,他在南京担任户部尚书的职位。一年之后,又改任为北京的户部尚书。1578年,殷正茂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不久之后,他又再次担任南京的刑部尚书。
一般人认为,两广总督一直设在广州,但是,实际上最初设立两广总督是有个农民起义故事来源的。秦代,开凿了灵渠,长江水系连通了珠江水系,秦在今梧州的的桂江、浔江、西江交汇处向东向西同时发兵,取得胜利,秦在岭南地区设立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
不知道细心的街坊有没有发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门口那四根柱子特别有历史feel呢?不说不知道,原来这里就是历史上的清代两广总督署遗址!在中国近代史上,“两广总督”这一头衔可谓赫赫有名!没想到清代两广总督署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这里头到底有着什么样故事?
宋神宗熙宁年间,杭州通判苏轼出差到湖州。此行虽是公务,但更多是为了散心。老朋友、湖州知州孙觉设宴款待,要求与会之人不谈时事,违者罚酒一杯。宴会中,有一宾客名叫邵迎,任州幕,苏轼不识,上前询问,才得知二人同为嘉祐二年(1057)进士。
2022年5月28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强基计划“柳诒徵学堂”举办的“边关何处:新视野下的明清边疆”系列讲座迎来收官之讲,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任建敏老师以“广西古田善后模式与明后期南部边疆政策的转变”为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广西古田猺獞治理史的讲座,讲座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胡箫白主持,300余位学友在线参与。
16座广东古书院,总行程1000多公里,持续数月,以最直观的视角带领读者品读广东古书院的故事,见证古书院的变迁。近日,南方都市报著《走读广东古书院》一书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它是首部系统展现广东古书院历史传承和文化魅力的融媒出版物,也是感受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重点工程成果。
在这一热潮中,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郦波先生为了塑造张居正“高大全”的伟人形象、完美形象,极力贬损乃至丑诋、厚诬高拱,并反复强调“高拱留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张居正接高拱留下来的那可是个烂摊子”,“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隆庆皇帝病重,内阁只有首辅高拱和次辅张居正两人,高拱明白他现在能够位极人臣,是因为隆庆皇帝的信任。隆庆皇帝一旦驾崩,他的首辅位置就会受到威胁,其中来自张居正的威胁最大,这位官场“老斗士”开始频频出招,与张居正展开首辅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