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张苗苗 王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 孙海华)日常生活中,误吞磁铁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但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肝胆外科却通过让患者经口吞磁的方法,创造性地为一位克罗恩术后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实现回肠结肠旁路磁吻合,帮助患者成功治疗肠道狭窄并恢复正常进食。
8月7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学科联合,成功实施国内首例“下马式”复发腹膜后肉瘤联合右肾、下腔静脉整块切除、自体异位肾移植及下腔静脉重建术。39岁的史女士是山西人,一年前因罹患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做了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口服靶向药物治疗。
“相信我会成为你们医疗史绩中高龄肝病手术成功的典型范例!”一位87岁高龄的肝癌患者在术前亲笔写下对主刀专家及其团队的寄语。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刘学民团队成功为高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手术。
在日常生活中,误吞磁铁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但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肝胆外科却通过让患者经口吞磁的方法,创造性的为一位克罗恩术后肠吻合口狭窄患者实现回肠结肠旁路磁吻合,帮助患者成功治疗肠道狭窄并恢复正常进食。经科技查新,该术式国内外未见公开报道,属国际首创。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腹部外科(老年外科)医护人员成功为一位误吞牙刷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解除病痛。2024年12月30日下午6点,腹部外科病房接到急诊中心急会诊申请,一例高度怀疑腹腔异物伴穿孔患者需要急会诊。
“大夫,您一定要救救她,救救我们这个家,已经去了好几个大医院,给出的方案都是抗结核治疗,可是她现在无法走路,疼得晚上都无法入睡,以后可要怎么办啊?”在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门诊,瘦弱的小李坐在轮椅上,一点气力都没有,小李的母亲满眼担忧地说。
中新网陕西新闻9月5日电 (杨英琦)记者5日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获悉,该院成功实施双镜联合磁压榨技术修复创伤后食管闭锁的特殊患儿顺利康复出院。代表着该院在医工交叉、医工融合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9月4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双镜联合磁压榨技术修复创伤后食管闭锁的特殊患儿彤彤(化名)顺利康复出院了。在前后经历了20余次大大小小的手术后,彤彤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这一天,彤彤和家人等了足足五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腹部外科(老年外科)成功为一位误吞牙刷的老年患者实施手术,解除了其长达数月的病痛。“X”光显示牙刷嵌入患者体内据了解,该患者8个月前在不经意间误吞牙刷,当时并未引起过多重视。然而,这根小小的牙刷却在患者体内悄然引发了灾难。
医学影像相当于战场上的“侦察兵”,他们用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从一张张影像的像素点上找出细微到毫厘之间的病变,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最为关键的依据。因此,影像科被誉为守护患者生命的“幕后”英雄。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了一名重危患者,在EICU、肾移植科、消化内科等多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医院启用粪菌移植技术,再次为危重患者带来生命曙光!59岁的患者艾先生肾移植术后6年,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12月13-14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承办的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五届医工协同科技创新学术年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智汇医工 赋能医疗新生态”,共设置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线上同步直播。
来源:环球网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普通外科佘军军院长团队成功突破胃肠手术“高龄禁区”,为一名90岁高龄患者行腹腔镜下超低位保肛手术治疗。已退休30年的马大爷(化名)今年已90岁高龄,近一月来他自觉大便带血,且进行加重,于外院就诊,经电子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有约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奇 王美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博)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李奇副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患有颅咽管瘤的12岁患儿,采用开颅手术显微镜下经额底前纵列入路结合最新4K3D神经内镜完成复杂颅内肿瘤切除,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