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科技,也不是军工,更不是地产、能源、环保板块,而是与供销社相关的概念板块。其中包括在近期A股中在幅冲高的天禾股份,辉隆股份,天鹅股份,中农联合,浙农股份,浙江东日,中农立华,敦煌种业等供销社概念股。
我们面临的是一场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面临的也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荣光,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尽管曲折,但只要不忘初心,就一定是一个不断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水平的进程。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到了供销社在2022年的改革内容,估计很快各省,市,县就会开展学习,积极跟上。这点最重要,也是让老百姓最得利的地方,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配送点,这些配送点的东西价格是随当地市场价波动的,比如出现静态管理了,蔬菜等价格波动非常大,这个时候如果是供销社开办配送服务,价格就有保障,不可能出现白菜也要十几块一斤的情况。
有人拍手欢迎,有人谨慎乐观,有人不置可否,保持缄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呢?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
小编现就供销社问题谈几句:1、供销社回来是稳定民生,防止私有化大财团出现。想必大家都知道,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一些如拼多多、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企业都已兴起,而这些电商都是股份制企业,都以赢利为目的,那有钱赚就去哪。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的供销社主要承担的是日用商品供给和种子化肥的销售,比较雷同于现在的社区南杂店。在零售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又大力发展供销社,它的回归到底会承担哪些职能,发挥哪些作用,影响哪些行业,改变哪些产业,对于这些我的解读如下:1.大概率会建设从省--市--县--镇--村,5级地域型网络展销平台:通过大型供销平台的搭建,各地的种植和养殖产品以及加工类型产品,在平台上展示和销售,现实全国农产品供销数据一盘棋,通过大数据的检测,指导各地域的农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