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曾有南宋“国语”的身份,那是一国之大;可是它与周围的口音有明显不同,出了老杭州城,就是“吾拉”“伊拉”的吴越语音了,如今的使用范围似乎只有一城之小。杭州话的演变却很生动,它的古音透着漫长的历史渊源,它的俗语打点出了市井百态,它的硬朗则融会了中原大地的金戈之气。
11月底,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了第三届“小伢儿说杭州话四六级系列挑战赛”,杭州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六年级女生张籽丘通过海选进入决赛,经过个性风采展示、趣味互动答题和杭州话脱口秀三个环节,最终获得一等奖第一名。
导语▍一些老底子杭州话,一般都是年纪大的杭州人在用,年轻人基本不用这些“土话”,一些老典故杭州话就更加不知道了。我们面对的实际情况是,“土话”正逐渐被人们遗忘,或许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只能在一些文献中找到了。
2015-09-11 21:23 稿源: 作者: 李忠 编辑: 李忠 1 9月11日晚,“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全民大比拼”活动在太庙广场启动并进行了首场初赛,10位来自杭州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同场PK,在“杭州话大声说”、“杭州话听听看”和“杭州话百变秀”三个环节中秀出地道杭州方言
"最近,首部宋式美学驻场秀《西湖东坡》在杭州东坡大剧院上演,引来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戏中,苏东坡飚起了地道杭州话——“煞宽”。宽慰人的时候,说一句“煞宽”;告别的时候,说一句“煞宽”。杭州话“煞宽”,不仅是东坡先生豁达人生观的真实写照,也是杭州人生活态度的核心要义。
故乡,是祖先迁徙的终点;乡音,则是另一场迁徙的起点杭州老话,因地理位置而属吴语太湖片方言,称为“吴侬软语”。因古时宋朝迁都而受北方语系影响,又称“杭州官话”。乡 音 , 是 记 忆 里 的 呼 唤 ~ 有 些 情 感 只 有 老 话 能 传 达!
文丨CWM特贡队最近,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榜单新鲜出炉,这些刷了一年屏的热词集合亮相,还真是酷炫到家!不过,小佬儿今天要说的内容更加博(sang)大(xin)精(bing)深(kuang)——网络流行语的杭州话版,你听过吗!Come on,一起high!
起因是5月3日首届杭州市民日,橙柿互动和联华共同推了一个“最强杭州话”的活动,很多橙友就在橙柿互动App这条帖子下留言,不少老杭州直接在评论区教学正宗杭州话,有的杭州话,古奥冷门到连土著杭州人的橙柿君都没听过。
起因是5月3日首届杭州市民日,橙柿互动和联华共同推了一个“最强杭州话”的活动,很多橙友就在橙柿互动App这条帖子下留言,不少老杭州直接在评论区教学正宗杭州话,有的杭州话,古奥冷门到连土著杭州人的橙柿君都没听过。
昨晚,“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全民大比拼”在太庙广场进行首场初赛,10位来自杭州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同场PK,在“杭州话大声说”“杭州话听听看”和“杭州话百变秀”3个环节中秀出地道杭州方言的独特魅力。市政协主席叶明,张鸿建、汪小玫出席“我是杭州人”活动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