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的群贤楼群群贤楼“中式屋顶装饰与西式屋身构筑”群贤楼位于厦门大学西校门,始建于1921年5月,是厦门大学最早的建筑,象征着厦大的诞生与发源,于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来源:中国新闻网 题:嘉庚建筑何以惊艳百年?——专访华侨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陈志宏嘉庚瓦,燕尾脊,红砖墙,坡屋顶,精美俊秀,端庄典雅。百余年前,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怀抱教育兴国之志从南洋归来,在投资兴学过程中亲自规划建设了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被称为“嘉庚建筑”。
人民网厦门10月22日电 (记者张萌)近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集美区人民政府联合编制《集美区嘉庚建筑风貌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挖掘嘉庚建筑风格的文化特色,留存陈嘉庚先生在建筑风貌塑造的创新成就,传承嘉庚文化精神。
厦门大学位于东海之滨鹭岛之南,坐拥依山傍水的旖旎风光,校舍很多都“穿西装戴斗笠”,将闽南屋顶和西式屋身巧妙结合,是“嘉庚建筑”的经典代表,被网友称为“全中国最美大学”之一。今年4月6日是厦门大学102岁生日,如此美丽的校园要归功于奠基人陈嘉庚先生最初的规划。
嘉庚建筑——集美道南楼 记者 刘东华 摄 什么样的建筑能够称为嘉庚建筑?这本“教科书”给了我们答案。近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集美区政府联合编制了《集美区嘉庚建筑风貌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当你来到美丽的厦门,漫步在厦门大学、集美学村,你就能感受到这独有自创的建筑风格。嘉庚先生热爱熟悉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闽南当地的传统民俗,根据他在南洋各地接触到的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他精心规划设计了这两处地方。
“与先生远隔一世之久,跨越阴阳之界,笔墨之间,见字如晤。欲告先生,如君所盼,国民已富强,教育正发展。感念先生创学贡献之余,亦诺承先生之精神,吾将于未来征途奋斗不止,致知无央,充爱无疆……”这是今年5月,一位在读的“00后”厦大学子写给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信,道出许多厦大人的心声。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2日电 (彭莉芳)21日,集美中学后溪校区在厦门市集美区封顶。这处新校区作为集美学校建校110周年的献礼工程,计划2024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提供3000个普高学位。领导在揭幕铜像前合影。
东海之滨,鹭江之畔鼓浪屿的琴声在海风中飘扬掠过中西交融的建筑穿过盛放的凤凰花轻抚着待发的船帆这就是厦门一首浪漫的诗一幅灵动的画承载着一段悠长的岁月1“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初到厦门的人第一印象往往是宽广的大海厦门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古称“下门”自明朝始筑就与海相伴相生一只白鹭在厦门筼筜
来源:【厦门日报】今天2025年的第一天&第一个假期据说 不少厦门人都来这儿打卡了↓↓据前方小伙伴来报想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茶点如果没有提前预约排队是必不可少的而今日份出镜率最高的“时髦单品”必须是TA↓↓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精雕细琢厦门最老牌酒店厦门鹭江宾馆日前完成第六次改造提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