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璋中国的历史大体上是可以信赖的。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卓越的史官精神。所谓史官精神,即秉笔直书,不溢美亦不隐恶的精神。这种精神确保了历史记录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史官精神与中国御史精神的一致性,体现了历史记录者们具备挑战权威的勇气,甚至不畏惧帝王的刑罚。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有人说,史官是皇帝的喉舌,史官笔下的文字,正是统治阶级希望后世之人看到的文字。这个说法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却不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在一个封建朝代当中,史官总共分为两大类。
做一个好史官太难叶超英中国史家素来推崇“不虚美、不隐恶”地客观记录历史的优良传统。然而,推崇归推崇,一个人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要想做不文过饰非的良史,很难。鲁襄公25年(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崔杼设计捉奸,包围了庄公。
温馨提示:田先生最近在读《史记》,真是常读常新,读来感悟颇多,忍不住记录下来,与诸君共享。本期讲述不惧强权、不惜生命也要维护史官尊严的齐国史官,他们为记下简单的五个字“崔杼弑其君”,接连牺牲者3人,展示了什么叫血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