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姜蔼玲】据韩联社5日报道,去年7月宣称合成了“LK-99室温超导材料”的韩国科研团队中的人员4日再次宣布开发出一种新的“室温超导体”——“PCPOSOS”,并在海外学术会议上公开了相关研究结果。
网友们已经发现了这篇于今年4月发表于「Journal of the Korean Crystal Growth and Crystal Technology」的室温超导体论文,它已通过同行评审,测量结果要更详尽。
关于“室温超导”材料的热议,已经持续多日。7月,韩国团队发表了两篇论文,宣称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此后,全球科学界都投入后续研究,但至今仍未出现具有信服力的“实验复现”。
在上一篇文章韩国或成功研发室温超导材料,对双碳有什么影响?中提到的室温超导可能要实现,并且预计第一批复现实验结果可能在周末出来。结果周末风平浪静,本以为这又是一次学术事故。正当围观之人都慢慢散去时,就在今天,2023年8月1日。
据环球网援引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4日,韩国科研团队再次宣布开发出一种新的“室温超导体”——“PCPOSOS”,并在海外学术会议上公开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称,当天会议现场人潮拥挤,大家对这一研究结果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会议结束后,参会者大多感到失望。
最近韩国科学团队在国际上发表的论文震惊了世界,因为韩国科学家在论文中表示他们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室温超导的“可行性”并且使用了一种极为简单的方式——即“炼丹”的方式合成了一种叫做“LK-99”的超导材料,称“LK-99”具有抗磁性和0电阻特征,需要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实现室温超导。
超导时代即将来临?前些天,韩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发表了两篇论文,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材料,一种名为“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下称LK-99)”的材料,在正常大气环境下可在127摄氏度以下实现超导。这两篇论文引来全世界的关注。
央视网消息(记者/杨绎霏 视频/杨绎霏 杜安琪):7月22日,韩国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提交了两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消息一出,瞬间引爆学术界,更有网友称“如果是真的,将直接锁定当年的诺贝尔奖”。
7月22日,韩国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平台上提交了两篇论文,声称发现了世界上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即在常压条件下,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LK-99)能够在127℃以下表现为超导体。消息一出,瞬间引爆学术界,更有网友称“如果是真的,将直接锁定当年的诺贝尔奖”。
2023年曾被寄予希望的人们称为“室温超导元年”。去年3月,一位青年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声称发现了室温超导体,由此拉开了“室温超导热”的序幕。当年7月,韩国团队又声称在另一种材料中发现了室温超导。然而,这两项研究最终都被证实为乌龙事件。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获悉,由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领衔的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2月18日零点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在常压环境下实现了镍氧化物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