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丨绾绾文案丨九月清朝后宫里的嫔妃等级之间,到底有多大区别?清朝作为一个等级制度很严格的朝代,不管你身在何方,都逃离不了被分成三六九等的情况。就连后宫里的娘娘们,都不能免俗。只是这些等级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咱们今儿就来展开说说,这些一字之差的位份之间,到底差了多少吧!
在许多热播古装剧还有现实历史中,会出现冠以姓氏的贵妃名号。如《妖猫传》里的唐朝杨贵妃、《清平乐》中的张贵妃、《鹤唳华亭》中的赵贵妃等等。这些人物有的确有原型,有的纯属虚构,但都有同一个身份,那就是帝王的宠妃。
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均无定额,随居东西各言,勒修内职。皇后:皇后在中国史籍中常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皇后的别称为椒房、中宫、正宫、梓童等。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郊祭天地,登极即皇帝位,建国大明,年号洪武。明朝有两位皇帝最爱研究和制定礼仪,一位是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位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如果说朱元璋制定了明朝前半段的礼仪制度。
乾隆皇帝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帝,25岁登基,在位60年,而后又当了四年的太上皇,在89岁时崩逝。乾隆皇帝有位妃子比他还长寿,13岁时便入王府,成为乾隆的格格,一直在乾隆崩逝12年后,这位后妃去世,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