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欧洲,随着德国吞并奥地利,德意志民族情绪再次被点燃,狂热的叫嚣着民族的统一,人们再一次闻到了战争的味道,而此时离一战结束还不到20年。德国也顺势而为,准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甚至其内部也不赞同,这是为什么?
峰会前奏:风云将起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慕尼黑安全会议一直是各方势力纵横捭阖的关键舞台。它创办于 1963 年,前身为 “国际防务大会” ,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举足轻重的年度论坛,素有 “防务领域的达沃斯论坛” 之称。
苏台德地区是属于一个地理概念,大约包括现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捷克斯洛伐克东北部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速台德山脉,第二是指捷克斯洛伐克西北部奥雷山脉地区,第三捷克斯洛伐克西南部波希亚森林地区,这里是靠近德国边界讲德语居住地区。
一直以来在网上始终都有这样的一个笑话,说二战时如果德国找对了盟友,最后也不至于会败得这么难看,很多人都说德国的两个盟友有些过于拉胯了,一个意大利谁也打不过,一个日本看谁都敢打,还有人说如果不是日本跑去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拉入这场世界性战争中,德国不会陷入对美开战,两线作战的计划也不会彻底崩盘,为了让这个笑话更具真实性,有人甚至还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希特勒非常恼火,大骂日本人是猪队友智商不足,那么在德国人眼中日本真的是猪队友吗?
你知道二战德国巅峰期的时候,一共吞并了多少国家和土地吗?当时他们的实控区面积高达380万平方公里,放到现在能排在世界第六,就连GDP也排在全球第三。如今的德国,经济体量仍旧是全球前三,但领土却只剩下35.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俄罗斯《导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谁真正发动了在欧洲的战争?》的文章,作者是基里尔·维什涅波利斯基。全文摘编如下:5月9日是俄罗斯战胜德国法西斯78周年纪念日。这是列出战争(以及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作俑者名单的绝佳由头。除了希特勒及其亲信,还有谁会上榜?
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已经进行7年,但对于欧洲来说,才刚刚走到战争与和平的分水岭上。奥地利人和德国人都属于日耳曼民族,面对纳粹德国的攻势,奥地利人非但没有奋起抵抗,反而纷纷涌上街头,欢迎德军接他们回家。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兵不血刃地实践德奥合并后,开始注意下一个侵略目标捷克斯洛伐克。3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德国的侵略行径,并再次呼吁英法等国给侵略者以集体反击,指出这次侵略行动不是发生在远离欧洲或欧洲边缘地区,而是发生在欧洲中部地区,不仅危及与侵略者毗邻的11个国家,而且危及全部欧洲国家,苏联呼吁所有国家,特别是大国在集体拯救和平问题上采取果断的、毫不含糊的立场,并表示苏联政府准备“参加同苏联共同商定的集体行动”,以“制止侵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并消除一切严重的新的世界大屠杀的危险”。
要知道,二战刚开始的时候,德军的实力在欧洲大陆上无人能及,甚至打败了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短短不到四十天的时间,就让法国连连叫苦,但二战的最终结局,却是德国战败,回顾二战中德国领导人的一些决策,大家会发现,的确有很多失误,彻底葬送了德国称霸欧洲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