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视角,用我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带你走进精神科,了解隔绝“世界”里的那些人和那些事……40载风雨,40个四季轮回,记录着一个重症精神科男护士的坚守和暖心情怀。1984年7月,20岁的他从护校毕业来到精神病院。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9月24日,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神经联合病房正式启用,开展学科融合的诊疗模式。联合病房设置床位42张,有神经内科医师7名、精神科医生3名。72岁的张大爷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衰退,随着症状加重逐渐变得焦虑、烦躁,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已无法正常生活。
张大爷72岁,出现了明显的记忆力衰退,随着症状加重逐渐变得焦虑、烦躁,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已无法正常生活。他先后就诊于精神科和神经科,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李阿姨今年60岁,确诊帕金森病已有两年,除了手抖等运动障碍症状还出现了长期的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我跟随大流鱼贯进入大厅,这时候人多起来了,起码有四五十人,这应该是这个病区里的所有病人了,有的人呆滞僵硬,也有的人结伙聊天,还有些人一进门就躺倒在厅里那个大大的地垫上,垫子上横七竖八有近十人,有的窝在角落里躺着,有的抱腿坐在垫子上,有的拿自己的拖鞋垫在头下面当枕头,好像整体上没有人在乎干净不干净。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6日电(马佳欣 李道国)“好久没有和自然如此亲近了,谢谢你们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住院环境。”16日,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重新装修后的老年康养病区里,81岁的刘奶奶对护士连连道谢。
提到精神病院,拜电影电视和街头巷闻所赐,大家的印象一般都是铁丝网、电棍、哭闹喊叫等等。描绘的跟监狱似得,去的全是疯子,让很多人对精神病院望而却步。即便得了精神类疾病,宁愿去综合医院也不愿意去精神病专科医院。飞越疯人院剧照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精神病院的真实情况。
在医院精神科病房里,除了专业的治疗与护理,还有什么能让患者的心灵得到更多的抚慰和关怀呢?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男一病区围绕“一科一特色”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绽放的心愿树”,见证在爱与希望中绽放的“生命之花”。
当时在外地上学,父母赶到外地以后看到我淡漠连他们都不理的样子,就知道我是头脑出了问题,所以迅速地把我带到了老家的脑科医院,也可以说就是精神病院,只是他是一个综合医院,但主要的就是精神类科室,由于我当时是一个发病的状态,神志不清,父母把我送到精神病医院住院部的时候,我看到那个锁病人的铁闸门,再看到铁闸门里面神情呆滞的那些在走廊里走来走去的病人时,感到很害怕,不愿进到铁闸门的里面的病室去。
红网时刻新闻1月23日讯(记者 颜洪 通讯员 李鹏)为整合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温馨、优质、高效的诊疗环境,1月23日,株洲市三医院精神科综合病区扩容开放新病区,从原一层病区扩容改造至两层。精神科综合病区。
请在3秒内回答我一个问题:你觉得精神病院的氛围是什么样的?我打赌会有不少刻板印象和猎奇式的想象。这不奇怪,毕竟不是谁都住过精神病院。对精神科医生陈百忧来说,封闭的精神科病房是一处世外桃源。尤其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病房,会给心碎的人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重新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