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文化瑰宝,但也存在一些令人不安的陋习。其中,湖北地区曾流传的"寄死窑"习俗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例子。这一习俗的存在,挑战了我们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认知,也引发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2001年,著名民俗学家刘守华教授,在湖北武当山进行调查工作时,突然发现了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现象。在当地一处偏僻的山林中,竟然藏着一个又一个神秘莫测的窑洞。这些洞穴深2米左右,高约80厘米,宽仅仅50厘米左右,与以前人们生活的窑洞完全不同,似乎只能容纳下一个人。
端午小长假,摄影师一行人来到了山西省晋南稷王山区采风,这里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后稷“教民稼穑”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数千年相传的农耕文明生活方式在这里延续,当地农民生活方式保留的相当传统,一行人怀着崇敬的心去感受传统的端午民俗文化,当地影友老师特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黄土山沟里的小山村,希望能够拍摄到最为古老的端午民俗。
临近腊月天,便是我们这群喜欢民俗摄影人的好季节,2015年我们在山西省中条山区拍到的这张过年的图片被翻了出来,和蔼可亲的老人,淳朴的民风,典型的窑洞环境,传统的年俗,是大家求之不得拍到的图片,也不需要商量异口同声决定重新再走一次,去看看大叔和大娘,当然也是想提前联系好去拍晋南农村
殊不知养羊大叔却把羊群赶到了距家5里之外的山上,于是,我们便沿着山路一路小跑直奔目的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当我们来到此地却又扑了个空,羊圈里空空,只有一张遮挡阳光的黑纱网,大叔上山放羊去了,我们只有就地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