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网络直播间 “尾货孤品”的猫腻,揭开了旧衣服千万产业的面纱,看完之后真是惊掉了下巴。“尾货孤品”这个词你听说过吗?相信经常刷视频看直播的对此并不陌生,尤其是女生,对喜欢好看便宜,又是孤品尾款的衣服很难经得住诱惑,于是就下手买了。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龙思言近日,专卖孤品衣物的直播间开始在平台上大量涌现。这些直播间内销售的衣物,被标上“vintage”、“样衣”、“品牌清仓处理”等标签,主打“精致孤品”,每款只有一件,价格十分便宜。
泉州网3月28日讯(融媒体记者 吴水保)在“孤品”直播间,主播卖力吆喝,并不忘提醒“孤品偶有瑕疵,不退不换”。殊不知,你蹲守直播间拼手速抢到的“孤品”,可能是别人丢弃或卖掉的旧衣。调查 直播间“孤品”变味 告示“不退不换”“孤品”词义指独一无二的物品,重在珍贵稀少。
“我二舅真的被主播骗惨了”。不久前,在北京工作的柳先生得知,山西老家的二舅家出了大麻烦——年近60岁的二舅在直播间购买“古董”成瘾,花光积蓄还不够,甚至开了多张信用卡,目前已欠了十几万元,因还不上钱成了“老赖”。据法治日报报道,直播间内狂下单、拼命囤“古董”的“二舅”,还有不少。
古玩圈的“捡漏”,说直白点就是用很少的价钱,靠自己的眼力,购买到超买价几十倍、几百倍价值的玩意。这或许就是古玩的魅力。今天就来盘点下,古玩界十大捡漏事件。1.兮甲盘 "兮甲盘"盘体呈圆形,盘沿边缘饰有花纹,底座圈足缺失。
所谓“孤品”,其实可能是旧衣。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在“孤品”直播间买到的衣物很可能是二手衣服:衣物有异味、污渍,有的还有拉链生锈、缝补痕迹,更有人打开包裹发现“有蟑螂跑出来”。有媒体对此展开调查,发现“孤品”直播间回收二手衣物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图:很多孤品直播间都标注商品“不退不换”或“NO退 NO换”。 资料图片“看到直播间说孤品清仓,价格十分便宜,就买了一件毛衣。因为通过直播间根本看不到瑕疵,收到货才发现袖口都是毛球,也没有吊牌,像是被穿过很久的衣服。”消费者李佳近日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信手拈来:哈利·戛纳爵士的汝窑传奇Tranquil Ease: The Unveiling of a Hidden Ru ▲ 北宋汝窑 — 天青釉花口盏托,大英博物馆藏,哈利爵士旧藏▲ 北宋汝窑 — 天青釉“寿成殿”盏托,V&A博物馆藏,哈利爵士旧藏汝窑的存世量“作为宋徽宗最具代
据介绍,正价频道Luxury Pavilion为品牌官方旗舰店入驻模式,新品货品与专柜同步,品牌权益共享,目前已有来自顶级奢侈品集团的200多个全球奢侈品品牌官方旗舰店入驻,覆盖服饰、美妆、珠宝腕表等品类。
来源:【海报新闻】近年来,随着消费热度持续升温,消费陷阱也在“与时俱进”,消费投诉出现了高发趋势。据中消协公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28496件,同比增长15.33%,其中网络消费成为投诉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