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介绍,由于胃肠镜检查的普及,做胃肠镜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但临床上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胃肠镜。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胃肠镜检查?一般分为三大类情况。
1、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检查?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分别占我国肿瘤发病的第3、第5、第6位,每年有超过60万患者死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大多数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诊断时已处于进展期,而早期和进展期肿瘤预后截然不同。
网络配图据科普中国,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手段,但生活中还是有不少人谈“镜”色变,不愿意或惧怕做胃肠镜检查,导致错过了胃肠道肿瘤的最佳治疗期。关于胃肠镜检查,目前存在哪些误区?常规胃肠镜和麻醉胃肠镜如何选择?手术前后有哪些禁忌?胃肠镜报告怎么看?今天为大家一一解析。
受饮食结构的影响,我国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国家。在中国,死亡率前五的肿瘤里,有4个是消化道肿瘤。人的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分为上、中、下三段,其中约90% 的病变集中在上、下消化道。一次 10 ~20分钟的胃肠镜检查,就可以揪出大部分的消化道病变。哪些人群需要在体检中选择胃肠镜检查呢?
“我没有任何不适,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呢?”有很多人不了解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但是,专家却不认同:肠道早期肿瘤“没有任何症状”,不痛也不痒,容易被忽视,等到有临床症状时,大多数患者已是中晚期。人的肠子全部的长度大概6.5—8.5米,包括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和直肠。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4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建议进行胃肠镜筛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如结肠息肉。早期发现和切除结肠息肉可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例如,有朋友在无症状的情况下,通过结肠镜检查发现了超过1厘米的高危腺瘤性息肉,并及时切除以预防结肠癌。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三餐不规律,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常常会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为了防治各种胃肠道疾病,胃肠镜检查不可少。但往往一提到胃肠镜检查,人们的第一反应是痛苦、难受,甚至是恐惧,“无痛胃肠镜”出现,无疑为这类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胃肠镜检查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筛查胃肠癌的最好的检查方法,如果是高度怀疑胃肠道有癌变的人群,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办法可以替代胃肠镜检查,但胃肠镜检查毕竟是一个有创的检查,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所以有部分人群对于胃肠镜的检查也会感到恐惧和抗拒,那么什么样的人群建议进行胃肠镜筛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