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春阶第一章 腊月·正月(5)芝镇人浪漫,把逝去的祖宗请回家过年大爷的白头一缩,那支竹箭从他膀子上飞了过去。是我大哥公冶德乐的孙子射的。公冶德乐一把拽过孩子来:“怎么好射你老爷爷!怎么好射你老爷爷!我打死你!”高抬起手轻轻落下拍打着小孙子的屁股。
编者按:“回家过年”,始终是让中国人心心念念的大事儿。首个“非遗版”春节来临,澎湃评论部继续推出夜读特别策划《春节的8个晚上》,邀请东西南北中代表性省份作者,介绍当地特色年俗,记录传统中国节的浪漫与美好。除夕傍晚,家家户户的饺子刚刚出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系列|浓浓的年味作者 崔洪国鲁北平原过年的纯正年味是从年二十八左右就开始了。二十三是小年,晚上要吃饺子,吃完饺子这个年就算开始了,但是仪式感还没有拉满。年货,年画还要在后面的集上陆续添置。二十八这天的午饭就开始有些讲究了,有的就有酒有菜了。
在春节期间,山东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请家堂”就是其一。过年是家庭团圆的时刻,这种团圆不仅仅限于活着的人,也包括请“老祖宗”、已故的先人“回家”过年。对山东老百姓来说,有“不请家堂不叫过年”的说法。
在我的农村老家,尤其是在我的家族里,每逢春节有个习俗叫“请家堂”。供奉家堂的这家长者把家堂轴子从柜子里取出来,这是一块宽一米五、高一米八左右的布制的卷轴,卷轴的两侧是一副对联,大多是功德、忠孝之类的内容,卷轴正上方的中间位置为对联的横批,横批下面画着厅堂楼阁和高祖的画像,楼阁有一供桌,供桌的下面是一条甬道,这条甬道将整幅卷轴一分为二,甬道的左右两侧是一排排类似于座位一样的竖格,逝者的名字按辈分就写在每个竖格里,男左女右对称分开写。
年三十下午,红彤彤的春联贴上了,过年的饺子包好了,年夜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大娘、嫂子备好点心、水果,哥哥、侄儿们带上纸钱、鞭炮,在村东的公路边汇齐本家的人,大大小小几十口子,排着长长的队走在通往祖坟地的田间小道上,那阵势颇有些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