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文多兰加·迪亚斯 图片来源:罗彻斯特大学官网截图3月7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及其团队在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称,他们在最新的实验中研发了一种由氢、氮和镥的材料,约在21℃的温度以及1G帕(约相当于1万个标准大气压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蒋习时隔六个月,美国研究团队再次宣称获得室温超导技术新突破,引爆了物理圈。3月7日,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Ranga Dias及其团队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会议上宣布,在室温超导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3月9日凌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题目为Evidence of near-ambient superconductivity in a N-doped lutetium hydride。
首先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革命肯定会掀起,超导体的电阻一旦为零,意味着人类电网电力传输不再会有损耗,所以工业变速装置都可以歇菜了,磁悬浮车满天飞,各种电机效率直接飙升,电子设备CPU性能猛进,所有电子产品都能微型化,一切有关电和磁的技术都要刷新一圈,全球都会发生一次大跃进进入另一个时代。
美国宣布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而我国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在磁约束下实现了30秒左右的核聚变反应。那不免就让人疑惑了,都说在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那到底谁的核聚变技术更强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室温超导”频繁登上热搜,从一个专业科学话题变为全民关注的公众话题,甚至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兴奋。作为2023年现象级科学热点,室温超导的“剧情”也确实精彩,其数度爆出震动全球的大新闻,但又数次被证明竟是乌龙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