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似烈火、粉若云霞、黄像骄阳……色彩明艳的纸翻花在孩子手中不断变幻,也勾起家长们的童年回忆。2月4日上午,正月初七,百余人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参加指尖繁花·非遗翻花趣享会,在亲子互动中体验非遗的魅力。 小朋友们在体验纸翻花。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刘爽)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和传统节日,1月26日,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红光社区关工委、红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襄阳市从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开展了春节系列活动之“翻花祥龙辞旧岁,非遗传承贺新春”非遗翻花纸龙
5月12日至14日,“携手‘童’行向未来”2023年第三届儿童产业博览会暨母婴文化节于临沂书圣文化城举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翻花应邀参展,一系列宛如七彩魔术般的艺术品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在纸张翻转蝶变间引导儿童智力萌芽,吸引儿童探索层叠”花朵“之间的神奇奥秘。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程仁刚 通讯员 赵娟 张明松 武茹琪 临沂报道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加快推动对民间美术的创新设计应用发展,为学生日后专业课的学习积累设计、绘画素材,促进民间美术向创意设计成果转化。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0日讯 传统手工艺翻花,曾经一度淡出大伙视线,甚至十几岁的孩子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然而近几年,翻花再度出现在我们身边。每逢节假日,公园里都会有一位手艺人,手持两根竹签牵引着折纸,翻出不同的颜色,变幻出各种花式,吸引了孩子的目光,也勾起了老人的回忆。
多年来,嘉北社区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让居民通过亲身体验,走近非遗、爱上非遗,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融入社区发展、居民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号召力,拉近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距离,共同打造和谐宜居的幸福社区。
鲁网2月22日讯 “平翻一朵向日葵,左抖成了花葫芦,右摇变出花灯笼。”2月19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齐鲁街”上,“刘氏翻花”传承人刘庆怀的展位前围满了游客。小小的翻花在刘庆怀指间展示着十八般变化,加上刘庆怀唱书一般的热情介绍,让现场的游客大为赞叹。
灯会蛇、装置蛇、非遗蛇、黄金饰品蛇……2025年农历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蛇年新春,申城商街商圈随处可见“灵蛇”舞动的身影,为这个春节带来不一般的欢愉。
来源:人民邮电报 刘氏翻花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清代。翻花颜色艳丽,一件成品需要经过粘纸、凿切、罩染等十几道工序,拿起翻花轻轻一翻,可以变换多种花样造型。在5G的助力下,直播成为非遗传播的新路径。
■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https://appdata.langya.cn/uploadfile/2024/0121/20240121115312838.mp4在临沂客户端讯 1月20日,“好品山东产自临沂”(青岛)食品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花里有花,花中变花”是对翻花最贴切的形容。近日,在凉城新村街道图书馆里,小朋友们围坐一堂,正在体验区级非遗文化活动纸翻花制作。非遗传承人和高中生志愿者带领着小朋友学习传统文化、了解纸翻花的由来和中国年的传统习俗。“大家看,我翻出了两个龙头,这叫二龙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