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看一下数字, 据杨牧之统计, “截至2002年, 新中国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总计已逾1万种, 是现存传世古籍总量的近1/10, 近20年 整理出版的古籍图书, 占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物总量的80%” 。
原标题:中国内地缺藏重量级文献在沪出版海外珍稀汉文古籍以书为媒“回归”《汉籍合璧精华编》第一批10种。 (出版方供图)■本报记者 李婷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种种原因,大量汉文古籍流散到海外,分藏于世界各地,其中不乏孤本或中国内地缺藏的版本和品种。
编者按:原文刊载于《杜甫研究学刊》2023年第2期,总第156期。杜甫的《秋兴八首》“才气之大,笔力之高,天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不但是中国的文学经典,而且“离开作品本身原来的语言文化之家,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被其他语言文化传统的读者所阅读和欣赏”,在东亚汉文化圈诸国得到了广泛的阅读、深入的阐释以及各具特色的拟效,从而成为东亚汉文学中具有“世界文学”性质的经典作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摸清家底、编制总目是科技典籍整理研究的基础工作。由于科技典籍比较分散,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殊性,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部比较完备的科技典籍总目,学界对科技典籍的总体数量和存藏缺乏确切的认识,这不利于传统科技文献的保护与利用及深度整理与研究。
《太平圣惠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医学方书著作,在中国方剂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翰林医官使王怀隐等奉诏编撰《太平圣惠方》一书,淳化三年(992)书成,宋太宗御制序,随即由国子监刊刻行世,宋太宗下诏颁行天下。
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中,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国内带有学术性的《三言》文本整理,始于19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