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金东 通讯员 刘蓉 报道小食堂,大民生。办好学校食堂,让学生和家长满意是件民生大事。洪江市深化中小学食堂经营模式改革,通过中央厨房集中配送、托管运营、学校自营等模式,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健全长效机制,让学生健康成长。食堂运营情况如何?这场改革带来了哪些变化?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本报讯 自以案促改集中整治开展以来,垣曲县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前移监督关口,发挥“探头”作用,通过实地核查、座谈问询、查看资料等方式,发现和解决了部分学校食堂承包合同不规范、供餐模式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珠海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今年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做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实施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度。据了解,目前珠海已有57所学校(园)实现师生同餐。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扣好青少年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育人义务。育人的场所除了教室,学校食堂也是全体师生必修的大课堂。传统的中小学食堂,习惯于让教工和学生分开用餐。这样的设计节约了教工排队打饭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的喧哗,便于教工同事之间在用餐期间的交流。
南方日报讯 (记者/冉小平)记者从珠海市教育局获悉,自5月起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以来,目前全市已有57所学校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以往学生吃“大锅菜”、教师吃“小锅菜”的现象正在转变。
接回家?送去“小饭桌”?还是学校吃配餐?新学期开始,又有一批家长在为中午孩子去哪儿吃饭而伤透脑筋。而在威海,记者发现,这里中小学周边很难找到“小饭桌”,孩子们绝大多数留在学校食堂集中就餐。向学生家长追问选择食堂的主要原因,答案出奇地一致——食堂就餐性价比高。
来源:【华声在线】白生近日,珠海逐步取消学校教职工食堂引发热议。据报道,目前珠海全市已有57所学校全面取消教职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与教师同餐的学生人数达10万余人,师生同餐同食,饭菜同质同享。
长期以来,学校学生食堂如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今年4月,珠海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2024年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做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
近日,广西省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收回公立中小学食堂的经营权,严禁对外承包。据了解,此次改革措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制定的。
前不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守护好中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让学生们在学校食堂吃饱吃好,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关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