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梁传松通讯员 熊静怡 刘晓晓“22年了,我终于回家了。”3月10日上午,22年前因车祸失忆的万某来到湖北黄石市公安局开发区·铁山区公安分局汪仁派出所,从民警手中拿到办理好的户口簿,他对民警的倾心帮助感激不已。
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2月3日(正月初六),贵州省清镇市,余华英拐卖案受害者王能能终于回到老家与亲人们团聚,全村放鞭炮迎接。这一天,王能能的母亲张荣仙等待了30年,但对她来说,这次团圆在激动之余仍然有遗憾。因为与王能能同时被拐的大儿子王艳龙,虽然人已找到,但至今未能回家认亲。
“终于回家了!”近日,四川凉山德昌县,自称被拐29年的曾建峰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再次见到亲人泪流满面。回首这段寻亲之路,他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再不找的话,怕就来不及了。”认亲现场今年35岁的曾建峰,在福建泉州长大。“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拐的。
图为韦怀思与前来迎接的堂姐韦晚秋拥抱。陈冠言 摄4月30日,来自台湾台中市的韦怀思在广西上思县叫安镇那布村布沙屯见到了多位身在大陆的亲属,重续两岸亲缘。此前在媒体和上思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韦怀思成功与大陆的亲属取得联系,并开启了她的替父寻根之旅。
在日前举行的一场安置帮教活动中,一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刑释人员阿军,在广州市松洲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市松洲所)驻区“四共”执法工作民警(以下简称:“四共”民警)和白云区司法局、荔湾公安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失散26年的亲人。
记者 史安琪 通讯员 李可安近年来,济南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科技赋能、互联网+寻亲,不断拓展寻亲路径,着力破解无户籍信息、无身份特征、无有效线索“三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寻亲难题,成功帮助多位离家数年的受助人员找到了亲人。
中新网绍兴5月24日电 题:浙江寻亲警官助五兄妹64年后重逢:团圆了就高兴作者 童笑雨“像,长得真像,连身高都一样。”当大门打开,失散64年的三弟出现在面前时,来自浙江绍兴诸暨的冯永岳忍不住落下泪来,74岁了,他终于能给去世的父亲一个交代了。
11月2日,55岁的杨中英在儿子和爱心人士的带领下,驱车600公里,从湖南华容县到达阔别多年的故乡重庆云阳县。出发时,华容的乡亲们纷纷赶来,目送杨中英回重庆团圆。而这一天,杨中英等了36年。据家属回忆,36年前,年幼的杨中英被镇上的人贩子用麻袋套走,从此杳无音讯。
9月8日,在成都市金堂县光荣村。58岁的村民杜先蓉终于见到了走失30多年的女儿张萍(马珍秀),哭泣、拥抱,多年的分离在这一刻终于“圆满了”。张萍1岁多时,奶奶带着她走亲戚时不慎走失。走丢后,张萍辗转被送到福利院,由一对荷兰夫妇收养带到荷兰。
11月28日上午,寻亲多年后,韩小君回到四川,和亲生母亲秦德芬团圆。秦德芬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儿子是37年前随父亲到茶馆玩耍时失踪的,因为责怪孩子父亲打牌没看住孩子,她和孩子父亲经常吵架,三四年后便分开了。
“爸妈,这30年里,你们有没有一直找我?”见到亲生父母后,林广脱口而出,问了这样一句话。他担心听到对方说“没有去找”。7月4日,一场团圆认亲仪式在邵阳武冈举行。走失30年的林广听到了想要的答案。亲生父亲莫强颤抖着声音对他说:“找,一直都在找。
“非常感谢你们的协助,让我找到了祖国的亲人!”近日,在东莞莞城公安分局、让爱回家城区分会志愿者服务队和西隅警务区的帮助下,马来西亚华人李兆祥越洋返乡,与亲人在莞城西隅社区相聚,这场跨越国界与时间的寻根之旅,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中新网绵阳2月20日电 (杨勇)2月20日,在“四川公安2025常态化反拐团圆行动”第7场活动现场,失踪被拐32年的唐龙终于与亲人迎来了团圆时刻。母亲与失踪32年的儿子唐龙紧紧相拥。绵阳市公安局供图时间回到1993年,年仅3岁半的唐龙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离奇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