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 陈静)陈皮,青柑普洱……如今陈皮产业蓬勃发展,与陈皮相关的产品因其独特香气和保健功效受到青睐。可是,柑肉去了哪里?记者30日获悉,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师生的努力,原本大量废弃、无处可用的柑肉变身食用果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产品。
作者【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柑农家庭背景,专注于新会陈皮收藏及调查研究。老李认为,差异的地方现在百家争鸣,都在体现“产区的价格”差异,而相同点也是十分明显,即“柑肉”都是不值钱,每年都要丢弃数以万吨计算。
一年一度的新会柑采摘季节来了,对新会人而言,新会柑都是“要皮不要肉”的水果。据了解,2020年江门新会区产生近10多万吨新会柑肉。信奉“皮贵肉贱”的新会人,往往将柑肉弃之如敝屣。因此每当11月前后你到新会,就会看到路边垃圾堆中的柑肉发出阵阵酸腐味,而早年部分地区的柑肉乱扔,已让当地的管理部门“头疼”多年。你可能会问,难道被新会人和陈皮爱好者“取皮弃肉”的新会柑,真的非常难以入口吗?
新会柑制成的各种产品。 陈皮晾晒。 新会陈皮将用5年打造100亿产值11月1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在新会碧桂园凤凰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数百名专家学者与海外侨胞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陈皮产业的发展,并正式宣布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新会陈皮科研项目专家库启动。
作者【李嘉图】,资深媒体人+新会柑农家庭背景,专注于新会陈皮收藏及调查研究。每年踏入11月,新会地区都会迎来集中采收新会柑的时间,往年有不少无法亲身来到新会的外地朋友想体验一番自己剥皮晒皮的快感,于是让老李帮忙张罗十斤八斤新会柑走物流运输到当地。
中新网平南7月22日电 (刘佩林 谢献芳 黄天玑)近日,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新镇大平村陈皮柑产业基地内,碧绿的小青柑缀满枝头迎来丰收。果农们穿梭林间,拿着剪刀,熟练地将一个个小青柑摘下。图为民众在采摘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