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 5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所谓“产能过剩论”。何亚东称,所谓“产能过剩论”有悖常理和常识,毫无道理、完全站不住脚。对产能问题要尊重规律和事实,客观、全面、长远地看。从市场经济原理看。
据商务部消息,3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奎尔波在马德里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西班牙经济工业合作混委会第29次会议。王文涛表示,欧方以“产能过剩”为由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是典型的保护主义。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宿亮)近期,欧美经济体频频炒作“产能过剩”概念,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反补贴调查等保护主义工具,加征关税或威胁加征关税。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中国产业合法权益,也扰乱和扭曲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摘要:“产能过剩”是一个在不同行业周期时时存在的问题。正因如此,大可以抱一颗平常心。如果因此视之为洪水猛兽,乃至认为产业崩盘在即,则未免过于极端了。这是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所要遭遇的“成长的烦恼”。
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最终将冲击世界市场、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等。针对这些不实言论和错误言论,经济之声推出系列访谈《剖析所谓“产能过剩论”》,邀请权威专家详细解读。
(张鑫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研究员,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最近,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尤其在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对其他国家企业和工人的利益构成了严峻挑战。
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近期,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最终将冲击世界市场、破坏全球贸易体系等。针对这些不实言论和错误言论,经济之声推出系列访谈《剖析所谓“产能过剩论”》,邀请权威专家详细解读。
【编者按】近期,国内外各方面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相关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判断相关领域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看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
工人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对车辆进行质检(4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近期,美西方持续炒作“中国过剩产能冲击世界市场”。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老调为何重弹?其背后有什么样的深层动机?
来源:中新社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郭超凯)近期一些西方政客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在28日举行的“临甲7号沙龙”交流会上,与会的业界专家指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不高,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所谓“产能过剩”的说法还为时尚早。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据路透社2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驳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有关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担忧”,称其说法是错误的。据克里姆林宫官网28日发布的消息,普京在对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后,于塔什干机场举行新闻发布会,回答媒体提问。